5-6歲幼兒童話接受研究
本文關鍵詞:5-6歲幼兒童話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以美學理論、文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哈爾濱市10所幼兒園中66名幼兒的觀察,44名幼兒、15位家長、5位教師的訪談,分析總結5-6歲幼兒童話接受的特點,發(fā)現(xiàn)童話接受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提高幼兒童話接受水平的支持策略,為童話接受的理論研究提供依據(jù),對運用童話進行幼兒文學教育提供參考。 第一章緒論,包括本研究課題的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第二章呈現(xiàn)的是相關概念界定、文獻綜述、相關領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三章研究設計,包括具體研究問題的確立、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方法的采用和觀察、訪談的實施過程。 第四章論述了5-6歲幼兒童話接受的特點。通過觀察、訪談、分析,,總結出八個特點:直感性、多元性、再創(chuàng)性、交際性、單維性、漸變性、有限性、遷移性。 第五章闡述了5-6歲幼兒童話接受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中介體的認識錯位、接受時空預留不足、童話資源提供欠佳、閱讀環(huán)境有待優(yōu)化、主體地位沒有落實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六章提出了提高5-6歲幼兒童話接受水平的支持策略,包括提高認識,充分發(fā)揮童話接受對豐富幼兒精神世界的重要價值;豐富幼兒閱歷和經(jīng)驗,為童話接受打下良好基礎;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為童話接受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拓展幼兒的思維,在童話接受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進上位接受領域,帶動產(chǎn)生兩重閱讀效應。
【關鍵詞】:5-6歲幼兒 童話接受 特點 問題 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13.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前言8-10
- 一、 研究緣起8-9
- (一) 文學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8
- (二) 童話是幼兒最喜愛的文學樣式8
- (三) 童話接受對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價值8-9
- 二、 研究意義9-10
- (一) 理論意義9
- (二) 實踐意義9-10
- 第二章 概念界定與文獻綜述10-17
- 一、 概念界定10-12
- (一) 童話10-11
- (二) 接受11-12
- (三) 童話接受12
- 二、 文獻綜述12-14
- (一) 童話接受內(nèi)容研究12
- (二) 童話接受過程研究12-14
- (三) 童話接受效果研究14
- 三、 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注釋15-17
- 第三章 研究設計17-21
- 一、 研究問題的確立17-18
- 二、 研究對象的選擇18-19
- 三、 研究方法的應用19-20
- 四、 觀察、訪談實施的過程20-21
- 第四章 5-6 歲幼兒童話接受的特點21-35
- 一、 直感性21-22
- 二、 多元性22-23
- 三、 再創(chuàng)性23-26
- 四、 交際性26-27
- 五、 單維性27-28
- 六、 漸變性28-31
- 七、 有限性31-32
- 八、 遷移性32-34
- 注釋34-35
- 第五章 5-6 歲幼兒童話接受中存在的問題35-39
- 一、 中介體的認識錯位35
- 二、 接受時空預留不足35-36
- 三、 童話資源提供欠佳36-37
- 四、 閱讀環(huán)境不夠優(yōu)化37-38
- 五、 主體地位沒有落實38-39
- 第六章 提高 5-6 歲幼兒童話接受水平的支持策略39-45
- 一、 提高認識,充分發(fā)揮童話接受對豐富幼兒精神世界的重要價值39-40
- 二、 豐富幼兒的閱歷和經(jīng)驗,為童話接受打下良好基礎40-41
- 三、 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為童話接受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41-42
- 四、 拓展幼兒的思維,在童話接受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42-43
- 五、 引進上位接受領域,帶動產(chǎn)生兩重閱讀效應43-44
- 注釋44-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其它成果51-53
- 致謝53-54
- 附錄54-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昕;;接受理論視角下的兒童文學翻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2 瞿亞紅;;幼兒園文學啟蒙教育活動課程設置的價值探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李士軍;;接受美學中伊瑟爾的文本審美閱讀理論探微[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王雪敏;;從兒童文學接受的角度看《哈利·波特》的暢銷[J];電影評介;2008年17期
5 邱云;幼兒閱讀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策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黃定華;黃志剛;;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批評[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7 劉啟艷;談談兒童的閱讀心理[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8 施寶林;;接受理論對大學英語探究性學習的啟示及運用[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9 王國義;;接受理論視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8期
10 譚旭東;;童話精神及其對童年生命的呵護[J];湖南教育;2006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閆春梅;童話精神與兒童審美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梁飛斐;視覺文化語境下文學接受現(xiàn)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莉;童話心理分析及其在幼兒心理教育中的運用[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余春瑛;教育主義:童話本體功能的背離[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光榮;3~6歲幼兒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冉;童話語篇中作者與讀者的互動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翠文;接受美學視閾下的主體性閱讀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彭波;王一梅童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陸嘉寧;論兒童對作家童話的接受困境[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5-6歲幼兒童話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5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34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