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內(nèi)在時間意識——兒童秘密的教育意義
本文選題:教育的內(nèi)在時間意識 + 兒童秘密 ;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4期
【摘要】:現(xiàn)代教育的規(guī)訓與監(jiān)督使孩子們置身于被分割的時間中,從而忽略了教育的內(nèi)在時間意識,耽擱了孩子們內(nèi)在的精神成長。荷蘭教育家蘭格威爾德以現(xiàn)象學的描述方法對兒童秘密的教育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認為兒童秘密的體驗對于兒童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個體精神世界的建構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為孩子們留出屬于他們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是教育的應有之義。
[Abstract]:The discipline and supervision of modern education make children put themselves in the separated time, thus neglecting the inner time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 and delaying the inner spiritual growth of children. The Dutch educationalist Langueveld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s secrets in a phenomenological way. It is believed that children's secret experience is of great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spiritual world. It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education to set aside their own space and time for children.
【作者單位】: 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海英;;走近兒童的秘密——兒童秘密引發(fā)的教育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2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春林;黃正泉;熊亮;;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應用型人才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4期
2 蔣永福;;后現(xiàn)代圖書館學的理論品格[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年04期
3 盧艷紅;;道德教育視野下意義引領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屈陸;;制度化學校德育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韋世義;;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評價模式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2期
6 黃正元;;“學校是造就人的工場”——科學發(fā)展觀視角下“訂單式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5期
7 范美紅;;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對教育“GDP”的反思[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5期
8 王佳;吳義昌;韋冬余;;“三結合整合式”教學模式與當前中小學德育課程整合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6期
9 田增志;;淺論我國教育的傳統(tǒng)與未來發(fā)展[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9年03期
10 袁勇;葛長娜;;現(xiàn)代學校德育低效致因解析——基于?碌囊(guī)訓理論視角[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婧;;貧困地區(qū)學前教育發(fā)展的思考[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4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5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蔣開君;范梅南現(xiàn)象學教育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鄧樺;云南文山藍靛瑤“度戒”儀式教育過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娜;幻想小說中幻想與現(xiàn)實的平衡[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吳婷;中學語文生成性閱讀教學中生成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朝暉;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文化危機與重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魏洪鑫;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幼兒違反規(guī)則的體驗與反思[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侯曉杰;論教育異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黨校;2011年
7 馮晶;生命化教育視域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周渝;重慶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管理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9 謝麗娜;探究學習中“學生自由”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劉彥;研究生學術批判思維弱化及其教育調適[D];西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69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06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