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視域下幼兒園教師教育的實踐性缺失與提升
本文關鍵詞: 現象學 教師教育 實踐 出處:《學前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胡塞爾現象學作為一種重要的哲學理論范式,強調"回到事情本身"和反思的思維態(tài)度及主體際性的情感建構。在此哲學觀點關照下,當前幼兒園教師教育存在著實踐性缺失,而呈現出知識化傾向與技能化傾向。為提升幼兒園教師教育的實踐性,需要以實踐為準繩,在實踐中培養(yǎng)教師的反思能力,在實踐中升華教師的專業(yè)情感。
[Abstract]:Husserl's phenomenology, a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paradigm, emphasizes the thinking attitude of "going back to the matter itself" and the thinking attitude of reflection and the emot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practice as the criterion, cultivate teachers' reflective ability in practice, and sublima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emotion in practice.
【作者單位】: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背景下海南教師教育培養(yǎng)模式研究”(批準號:HNSK(Z)12-58) 海南師范大學第六批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學前教育學》(批準號:HSKJ10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米慶華;;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下?茖W前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年07期
2 左瑞紅;姜珊珊;;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個人培訓需求分析——以黑龍江省“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為例[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3 黃紹文;;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實困境[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彭海蕾;劉瑩;;中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課程的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旭陽;許遠理;;心理學中的物性淺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倪梁康;;現象學的方法特征——關于現象學與人類學、心理學之間關系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任軍;;胡塞爾現象學與自然主義批判[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肖德生;;胡塞爾對主客觀時間關系的確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王浩斌;;試論胡塞爾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論特征[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徐菁;沙潤;靳誠;;旅游體驗失真的內在形成機理及對旅游業(yè)管理的啟示[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7期
7 陳立新;闡揚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基本視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張傳開,余在海;本體論的爭論與實踐范疇的深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9 莊小芳;;電影真實美學的現象學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焦寶乾;;法律意義世界的進入與困惑——謝暉著《法律的意義追問》讀后[J];北大法律評論;2004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云鵬;;論審美對象的存在形態(tài)[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高堅;高紅艷;;新聞理論研究中的方法論試探[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3 羅棟;;范式:構成及其差異本質[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4 李猛;;胡塞爾的生活世界對兩種文化的融合[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5 趙峰;;無翼之“鳥”為什么需要“鳥類學”?——對溫伯格觀點的反駁與思考[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6 吳曉明;;論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7 王國壇;;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解[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8 陳凡;;現象學技術哲學:從本體走向經驗[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9 孫承叔;;資本與現代性——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論壇2007論文集[C];2007年
10 于立深;;行政立法中的事實問題[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波;論現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5 李笑頻;民族民間藝人生活的苦樂原則[D];云南大學;2010年
6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燕燕;梅洛—龐蒂具身性現象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吳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云霞;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何以成為哲學基本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楊曉;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明珠;米蘭·昆德拉小說敘事形態(tài)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胡斯源;大學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張濤;生活世界與感性世界[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穎君;德育視角下的高校師生關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6 鄧昊;“神圣”的科學[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楊斌;男幼兒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與改善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蓋振華;幼兒園男教師流失原因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煒;海德格爾的技術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晶;師生主體間性視閾下的中學德育課教學過程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璐;從文化視角透視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李瓊;袁麗;;變革中的國際教師教育及其發(fā)展趨勢——國際教師教育研討會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于曉波;對教育科學研究中三角互證方法的探析[J];保山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4 陳小燕;;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5 柳國梁;鄭慶文;何文忠;;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全程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以寧波教育學院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白曉明;陸少穎;黃全明;陳國明;;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后跟蹤服務的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01期
7 張兆芹;王海軍;;內在學習需求: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切入點[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Z2期
8 張貴新;對教師專業(yè)化的理念、現實與未來的探討[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王云霞;;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問題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22期
10 溫玉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探索[J];職業(yè)技術;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秦立霞;美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及其效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駱t$;中美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知君;上海市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勇;;現象學視角下幼兒園教師的成長隱喻[J];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秦奕;劉劍眉;;幼兒園教師專業(yè)認同的基本結構與理論模型[J];學前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王瑩瑩;;一位幼兒園教師眼中的防災教育[J];中國減災;2011年11期
4 呂志潔;;幸福感:幼兒園教師幸福感的研究現狀及策略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11期
5 董萱;;有你的生活,更美好[J];建筑知識;2012年05期
6 戴明麗;;幼兒園教師關于創(chuàng)造性兒童畫特征的內隱觀[J];學前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7 劉麗娜;平凡;;天津市農村幼兒園教師混合培訓模式探索[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11期
8 時莉;姜勇;洪秀敏;;我國幼兒園教師地位政策的可行性、執(zhí)行情況及效用度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9 馬雪琴;馬富成;;教師專業(yè)化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問題探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3年03期
10 楊雪萍;;河南省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麗瓊;蔣俊華;;幼兒園教師專業(yè)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正式編制[A];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12年
2 昌文梅;;你會更加風采[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3 王中滿;;幼兒園教師洗手認知情況調查[A];第六屆預防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鄧惠穎;;淺談高校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成長與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徐金霞;;教師良好心理品質的塑造[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6 徐金霞;;教師良好心理品質的塑造[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遼寧卷)[C];2010年
7 馬曄;;淺談創(chuàng)造型的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8 廖長霞;;幼兒園教師文化建設實踐初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9 劉蘭霞;;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A];2012年幼兒教師專業(yè)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梁櫻;馬華維;;天津市市區(qū)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宗河;幼兒園教師配備有了國家標準[N];中國教育報;2013年
2 記者 蒲飛;徐乘參加黃委幼兒園教師節(jié)座談會[N];黃河報;2013年
3 記者 蔣夫爾;新疆農村雙語幼兒園教師納入編制管理[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媛;立法確定教師最低工資標準[N];法制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張維;京城部分幼兒園教師九成外地戶籍[N];法制日報;2012年
6 大理州幼兒園 楊曉勤;以反思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N];云南經濟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張維;教師流動納入幼兒園質量重點評估[N];法制日報;2012年
8 主持人 程熳;技能大賽賽“紅”了幼師[N];黃石日報;2010年
9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 朱家雄;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N];中國教師報;2011年
10 張艾秋;由虐童事件想到職業(yè)道德[N];青海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瓊;“理解”視域下的幼兒園教師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蓉暉;幼兒園教師課程決策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蕓;養(yǎng)育事件對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影響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艷蕾;上海市非在編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秦奕;幼兒園教師問題意識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繼英;幼兒園教師提問行為及其觀念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龔暉;幼兒園教師課程審議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艷;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中“高原現象”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7 于濤;我國幼兒園教師資格政策的內容分析[D];西南大學;2013年
8 何為;基于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的教師品性測評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9 張冬瑞;幼兒園教師運用非正式評價的現狀及改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10 于小清;幼兒園教師關懷行為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00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50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