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實施中對自然主義教育的僭越與回歸
本文關(guān)鍵詞:學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實施中對自然主義教育的僭越與回歸 出處:《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素質(zhì)教育 應試教育 自然主義教育
【摘要】:實施素質(zhì)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被廣泛認可的科學教育思想,對素質(zhì)教育實施具有指導意義。但是,學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對自然主義教育的僭越:違反兒童天性、忽視兒童主體性、壓抑兒童個性。因此,學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要回歸自然主義教育的道路,順應兒童的天性、回歸兒童的生活,為兒童的素質(zhì)全面、和諧、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教育。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s the goal of reform is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The era of educational thought of naturalism is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science education thought, implementation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quality education. However, the assumption of naturalism education still exist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violation of children's nature, child neglect subjectivity, repressed personality of children.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to return to the road of naturalism education, conform to the nature of children, return to the lives of children, for children of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face, harmonious, healthy growth to provide appropriate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山東英才學院學前教育研究院;
【基金】:2012年度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山東省處境不利兒童補償教育機制研究”(編號:12DJYJ02)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二五”滾動課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幼兒教育中的傳承研究——以山東省為例”(編號:201310-SD-10)階段成果
【分類號】:G610
【正文快照】: 素質(zhì)教育是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zhì)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態(tài)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1]。中西方都有自己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西方的柏拉圖、盧梭、夸美紐斯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曉東;兒童游戲新探[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年S5期
2 王湛;;自覺堅定地推進素質(zhì)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J];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朱虹;;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J];人民教育;2013年01期
4 虞永平;;人民群眾需要高質(zhì)量的學前教育[J];人民教育;2013年Z1期
5 劉曉東;;摒棄“雙基”理論,樹立兒童本位的課程觀[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6期
6 虞永平;論兒童觀[J];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7 劉曉東;;中國需要一場現(xiàn)代教育運動[J];幼兒教育;2010年2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雪;;杜威的認識論對“二元論”的“克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楊漢麟;李賢智;楊佳;;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述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楊漢麟;李賢智;楊佳;;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劉名;;高職《商務談判》課程教學研究[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秦俊巧;;中小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劉婉婷;;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開展大班教學后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7 陳立軍;;杜威教育理論的構(gòu)建、啟示與反思[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鄧沖;;試論家庭消費文化的家庭教育機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王喜海;石麗娟;;兒童教育論綱——基于近現(xiàn)代童年觀的兒童教育[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10 李紅英;王喜海;;回歸童年:幼兒園教學改革的應然選擇[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東華;;“培優(yōu)輔差”的內(nèi)涵及其實現(xiàn)[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南卷)[C];2012年
2 張立華;;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chǔ)及其現(xiàn)實選擇[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shù)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3 段會冬;;從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看農(nóng)村教育的目標定位問題[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我讀《民主主義與教育》[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質(zhì)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勁松;;杜威教育目的觀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高迎爽;;社會人的和諧發(fā)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種解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鄭玉飛;;理想與熱情的教育實踐者——三位美國教育家與設(shè)計教學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曹玉杰;;從主動作業(yè)到研究性學習——兒童、課程、社會聯(lián)系的紐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lǐng)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郭芳;自然體育分類體系構(gòu)建及其生態(tài)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雷冬玉;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段鵬;開放的藝術(shù)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gòu)[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呂云濤;學校教育中不當懲罰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曲盛男;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探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王泓硯;遼寧高職旅游專業(yè)“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及成因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斯源;大學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殷少萍;“3+2”分段制學生德育工作凸顯層次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徐菊鳳;以人為本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陳維銘;對話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10 王巖霞;過程體裁法在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濤;;新中國歷次課程改革中的“雙基”理論與實踐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12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陳瑞昌;[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文剛;宋代的兒童素質(zhì)教育[J];文史雜志;2000年05期
2 關(guān)少化;對學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3年02期
3 李曄;圖書館開展少年兒童素質(zhì)教育之我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王燕;;對兒童素質(zhì)教育實施現(xiàn)狀的反思[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薛偉;;法國:兒童素質(zhì)教育見聞[J];婦女生活(現(xiàn)代家長);2008年09期
6 穆宇;;初探邊遠山鄉(xiāng)抑制兒童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原因——家庭教育對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J];新課程學習(學術(shù)教育);2009年12期
7 張環(huán)環(huán);;淺析舞蹈教學對兒童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2年10期
8 陳麗娟;劉曉玲;;“玩”——兒童素質(zhì)教育的搖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年05期
9 柳廷信;關(guān)于影視與少兒素質(zhì)教育的對話[J];小演奏家;2003年07期
10 張夏;兒童素質(zhì)教育談[J];音樂天地;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睿娟;;兒童舞蹈即興創(chuàng)編課程在兒童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作用[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朱建玲;淺談兒童素質(zhì)教育[N];西藏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江小鷹;學齡前兒童素質(zhì)教育面面觀[N];海峽時報;2001年
3 頓博;黑白世界育苗壯 成林還需好園丁[N];圍棋報;2010年
4 繆立芳;江西萍鄉(xiāng)建全國首個紅領(lǐng)巾少兒活動基地[N];中國旅游報;2014年
5 記者 愛麗思;讓所有的孩子有學上 能上學 上好學[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3年
6 本報通訊員 王占武 本報記者 曾毅;長春十多萬中小學生不會郵遞“家書”[N];光明日報;2006年
7 記者 蔣衛(wèi)陽 通訊員 張雋;全國首批少年銀行卡在杭發(fā)行[N];浙江日報;2000年
8 王慧君 李斌 記者 董云平;道外推出“雙休日,,我們和貧困兒童手牽手”活動[N];黑龍江日報;2007年
本文編號:1363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36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