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形象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7:17
本文關鍵詞:學校形象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摘要】: 一個民族的發(fā)展,,必然需要一種生機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一個學校的發(fā)展,必然也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學校精神和學校形象。學校文化和學校形象對于學校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方法,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說,它是學校的靈魂,它所倡導的學校理念和學校價值觀,培育著學校內人的氣質、培育著教職員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獻身事業(yè)的生活態(tài)度。 隨著科教興國政策的深入貫徹,我國的教育改革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基礎段教育更顯日新月異,中央號召加大教育發(fā)展力度,各地紛紛將教育目標列入“十五”計劃,突出了教育發(fā)展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戰(zhàn)略性地位,各地的學校建設明顯改觀,特別是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或城市的學校,而其中學校外表形象的變化和教育硬件的更新最為明顯。但是,我國人口太多,升學和就業(yè)的困難仍然嚴重,學校很難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駕輕就熟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方法,去真真切切地發(fā)展學校、豐富學生,往往將主要精力傾注于以考試為中心的教學工作,重“質量”輕文化,重控制輕管理,重傳統(tǒng)輕特色和品牌,重成果要求輕團隊精神熔煉和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所呈現的學校形象千人一面,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十分局限。 作者從教十余年,始終經營管理工作,經常接觸政府及教育當局,接觸學生家長,接觸社區(qū)街道,對不同人群對學校形象的認識和評價了解頗深,努力建設學校形象的決心一直燃燒于胸。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嘗試研究學校形象。理論部分在了解了學校形象概念的基礎上,側重談了建設學校形象的意義,分別從學校形象與學校管理、學校形象與學校特色和品牌、學校形象與學校文化以及學校形象與團隊精神四個視角加以分析研究,有力地闡明了新時期學校形象建設的重要性,認為建設學校形象有助于科學、系統(tǒng)、合理地管理學校,走管理辦學的道路;有助于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和打造學校品牌,走個性化和品牌辦學的道路;有助于營建文化氛圍、錘煉文化內涵,走文化辦學的道路;有助于熔煉團隊、提升精神、建設學習型組織,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又從理念建設、制度建設和視覺化形象建設三個方面闡述了學校形象建設的內容和方法,在此過程中同時引用了諸多作者耳濡目染的名校名例和實驗期間走訪的周邊學校的實踐,以此旁證博引。實踐部分主要以案例分析的 方式呈現,分一般案例和實驗學校案例兩類,三所一般校案例的形象各有特性, 分別展示不同學校的形象個性側重面,從案例看到形象建設的重要性和成效,同 時體會到三所學校的缺失—沒有整體系統(tǒng)的形象建設給學校發(fā)展帶來的局限 性。實驗校案例從背景情況、建設過程予以詳細分析,特別分析了建設過程中的 不同理解和反應以及實驗B校的對策,對建設過程中的大事予以記載和分析, 用成效來說明形象建設的重要性,也陳述了B校形象建設中的待完善和調整的 事宜,展示了實驗學校的整體形象。作者十分希望個案分析章節(jié)能成為本文的精 彩部分。 作者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和困惑,有些己經通過實踐研究予以解 決,這正是本研究的收獲,有些問題僅靠筆者之拙劣水平還一時難以尋求合理途 徑。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大家共同思考,一是形象建設過程中 的經費問題,這是一個共性話題,不僅值得校長們去思考,也非常值得政府和教 育行政部門甚至社會各界去思考;二是比較企業(yè)形象建設的現狀,學校形象建設 如何得以被重視,如何加快實踐和研究后象企業(yè)一樣產生新的理論成果,筆者對 通過共同研究從而形成對應于CIS(Co印orate Identity System)的515(Sehool Ident仰System)理論系統(tǒng)和操作模式抱有信心;實驗學校的歷史特殊性也使作 者擔憂其研究成果的推廣。 作者對這一鐘愛而又略帶前衛(wèi)的課題研究是謹慎而大膽的,整個研究過程從 問題出發(fā),立足于理論,著眼于實踐,有明顯的成就感。在當今熱火朝天的基礎 教育改革形勢下,作者希望更多的人來研究學校形象,建設學校形象,使我國的 中小學校的發(fā)展與時代共進,為真正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為人的終身發(fā)展營造 氛圍、創(chuàng)造條件、奠定基礎。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G471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第一章 緒論10-19
- 一、 問題的提出10-13
- 二、 概念的界定13-16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6-17
- 四、 研究的方法17
- 五、 CIS和SIS的比較17-19
- 第二章 學校形象建設的意義與策劃19-44
- 一、 學校形象建設的意義19-25
- (一) 學校形象與學校管理19-20
- (二) 學校形象與學校特色和品牌20-22
- (三) 學校形象與學校文化22-24
- (四) 學校形象與團隊精神24-25
- 二、 學校形象的策劃25-44
- (一) 學校理念層設計--MI策劃25-32
- 1 、 學校目標的策劃25-27
- 2 、 學校精神的凝練27-28
- 3 、 學校作風的設計28-30
- 4 、 學校理念的表述30-32
- (二) 學校制度層設計--BI策劃32-39
- 1 、 制度設計與學校形象建設的關系32-33
- 2 、 學校常規(guī)制度建設33
- 3 、 校務公開制度33-35
- 4 、 民主評議制度35-36
- 5 、 教師培訓制度36-37
- 6 、 促進交流的相關制度建設37-39
- (三) 學校視覺層設計--VI策劃39-44
- 1 、 學;疽氐脑O計39-41
- 2 、 學校應用要素的設計41-43
- 3 、 學校物質環(huán)境的設計43-44
- 第三章 學校形象建設個案分析44-69
- 一、 一般學校個案分析44-53
- (一)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44-48
- (二) 上海市虹口區(qū)北郊學校48-51
- (三) 蘇州市碧波實驗小學51-53
- 二、 本課題實驗學校個案分析53-69
- (一) 關于B中學形象建設的基本情況54-56
- 1 、 B中學樹立學校形象的迫切性54
- 2 、 B中學對形象建設寄予的希望54-55
- 3 、 B中學形象建設過程中的困難55-56
- 4 、 B中學形象建設的優(yōu)勢56
- (二) B中學形象展示56-59
- 1 、 理念形象56
- 2 、 制度形象56
- 3 、 視覺化形象56-59
- (三) 關于B中學形象建設的幾項策略59
- (四) B中學形象建設的過程分析59-69
- 1 、 來自不同人群的聲音59-65
- 2 、 過程中的重要記錄以及說明的問題65-67
- 3 、 形象建設給B中學帶來的成效67-68
- 4 、 B中學形象建設的未來之事68-69
- 第四章 思考69-74
- 一、 學校形象建設中的經費問題69-70
- 二、 實驗學校B中學的特殊性使本課題研究帶有局限性70
- 三、 要將學校形象建設的研究上升為SIS理論仍有難度70-74
- 后記7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昊冉;;近十年學校形象研究綜述[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2 林加良;;簡論“辦全國一流的華僑中學”[J];現代教育論叢;2009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奇;論學校品牌形象塑造[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曲漢青;高等職業(yè)院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慧杰;CIS理論視角下學校品牌經營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陳波;傳播學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形象塑造[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411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64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