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電學校學生健康教育課效果評價
本文關鍵詞: 衛(wèi)生教育 評價 學生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單位】: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510610
【分類號】:G479
【正文快照】: 為了解水電中專學生行為方式與健康關系知識掌握情況 ,以便有的放矢進行教育 ,1999年 9~ 10月 ,筆者特進行了健康教育課效果評價。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廣東省水利電力學校 1998年 9月入學的新生為對象。其中男 5 12人 ,女 185人 ;年齡 15~ 17周歲 ;城鎮(zhèn)生源 2 3 4人 ,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車今知;某大學師生用藥知識行為的調查及對策[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楚廷;;學生也有想錯的權利[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年07期
2 耿紅梅;;自己、別人、學生[J];基礎教育;2007年10期
3 黃宇琛;陳立;;教師知識的構成與優(yōu)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4 伍志榮;;淺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J];華章;2011年23期
5 曾慶良;姚云飛;胡業(yè)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教研);2011年06期
6 覃紅霞;;美國輟學問題研究的新進展及其評價[J];外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7 朱敏華;;感悟信息技術課堂中的等待[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17期
8 王炳發(fā);;從學生的擇校觀看當今教育的不足[J];現(xiàn)代教育;2011年05期
9 徐敏;;對學生生存教育的重新認識——基于生存論哲學的視角[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10 朱微;;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及意義[J];新課程(下);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家楣;樊琪;袁軍;盧盛華;賀雯;劉偉;;對學生情感分類及其評價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劉立新;;對大學生社會適應性評價的研究與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3 曾水兵;;小原國芳的教師修養(yǎng)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曹彬;;新課程標準下對學生的“評語”評價[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5 王峗;王偉;佐斌;;大學生對心理學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永雯;;如何科學地解釋學生測評分[A];科學發(fā)展與農村教育——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邢淑蘭;;改變評價方法,消除學生自卑心理[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羅曉燕;周福軒;;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費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蓮娥;;不同階段學生負性生活事件比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譚小鋒;;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問題淺析[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吉林大安市一中 宋偉民;怎樣讓學生靜下來[N];中國體育報;2001年
2 陳魯峰;還學生“明明白白”[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郭登高;以理以德待學生[N];重慶日報;2000年
4 喬聚馥;學生該“-”教師要“+”[N];中國信息報;2000年
5 海南瓊臺師范學!×簣;音樂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王健;把屬于學生的東西還給學生[N];光明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曹靜;切莫“心罰”學生[N];解放日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田慕青;培養(yǎng)健康的學生[N];中國體育報;2001年
9 四川 鄭世紅;教師切莫“心罰”學生[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10 馬德里中文學校教師 黃小捷;我和我的學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黃黎明;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靜;意境化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楊貴仁;學生體質健康泛教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喜鳳;論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智力活動[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2 滕玉英;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學習評價[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岳麗娜;Web2.0代表性軟件支持下的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付全新;論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范姣;二戰(zhàn)后美國課程改革的整體特征及其帶來的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勇;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苗晨;基于項目反應理論(IRT)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隋耀偉;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評價及應對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徐淑猛;小原國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宮黎明;校本課程評價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63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6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