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品牌構筑的途徑
本文關鍵詞:學校管理品牌構筑的途徑 出處:《教學與管理》2009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實施素質教育 教學研究 高質量 學校發(fā)展 教學質量 教學管理 教師隊伍 管理品牌 市場營銷 學生
【摘要】:正最早給品牌下定義的是美國市場營銷協(xié)會(AMA)。該協(xié)會認為,品牌是一個名稱、名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識別某個銷售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勞務區(qū)別開來。
[Abstract]:The brand was first defined by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which believes that a brand is a name, noun, mark, symbol or design, or a combination of them. The aim is to identify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of a particular seller or group of sellers and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those of a competitor.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
【分類號】:G471
【正文快照】: 最早給品牌下定義的是美國市場營銷協(xié)會(AMA)。該協(xié)會認為,品牌是一個名稱、名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識別某個銷售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勞務區(qū)別開來。奧美的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奧威格認為,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品牌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華生;大學文化建設與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祝懷新,應起翔;哥倫比亞教育券政策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汪利兵,謝峰;論UNESCO與WTO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不同傾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方展畫;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背景下對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認識———馬丁·特羅高等教育發(fā)展階段論批判[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5 王嘯;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道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王志剛,王昌民;大學精神是高校辦學特色的靈魂——高校辦學特色系列研究之二[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7 王志剛,王昌民;辦學思想在高校形成辦學特色中的關鍵作用——高校辦學特色系列研究之三[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劉立浩;論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J];成人教育;2004年07期
9 遲景明;精英高等教育與高水平大學建設[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李寧林;楊建娣;;廣西與東盟高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與課程設置的探討分析[J];東南亞縱橫;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左崇良;;和諧社會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諧發(fā)展[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孫立群;農村教育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3年
3 楊運鑫;多中心大學制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躍;理性與躁動[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曹賽先;高等學校分類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于發(fā)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葉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葉欣茹;中國高等教育社會投入需求預測[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徐穎;基于學生利益的我國高校收費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吳宏超;我國義務教育有效供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安奎;西部農村初中職業(yè)教育及其課程設計初探——以富順為例[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2 廖茂忠;義務教育補償?shù)膬r值基礎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海萍;大學后繼續(xù)教育: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必由之路[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海玲;職業(yè)學校學生環(huán)境意識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本全;對我國中學化學教材實驗部分編寫的戰(zhàn)略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劉洪文;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鄭慶文;稅費改革與農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傅金蘭;終身教育與社會正義[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子春;詩歌教學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狀及其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清;全球化與本土化張力中的中國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民言;只爭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間文學教學研究動態(tài)[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2 杰;教育部召開部分省市中學化學教材改革座談會[J];化學教學;1980年01期
3 洪根福;沿江、江南地區(qū)成立教學研究協(xié)作會[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4 蔡澄清;談談教研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5 陳永中;《桃花源記》中的“外人”及其它——教學研究心得[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6 魏華久;加強教學檢查 提高教學質量——在學院教育工作會議上的發(fā)言[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Z1期
7 ;發(fā)刊詞[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8 董立君;開展教學研究協(xié)作活動[J];中國勞動;1980年06期
9 楊國楨;中國經(jīng)濟史學術討論會在我校召開[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10 ;我們是怎樣在教學中推廣幻燈的?[J];化學教育;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文介;;工程測量專業(yè)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2 毛宇飛;;在中等醫(yī)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與思考[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田小燕;;病理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李貞;楊奎之;;轉變觀念全面推進盲校素質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醫(yī)療與研究——中國盲人按摩學會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盲人按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5 王路;;以聽促說教學十法[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許蕓;潘政敏;;交際法和中學英語教學[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范培珍;;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8 彭義軒;;“科教興村”是實施素質教育強國富民的戰(zhàn)略[A];學陶師陶 貴在實踐——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二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96年
9 彭義軒;李愛生;;實施素質教育 服務農村經(jīng)濟——交城縣大陵莊小學的調查[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10 趙潔;梁果林;;開展素質教育 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維蓮;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合格人才[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吳江海;歙中形成鮮明辦學特色[N];安徽日報;2000年
3 錢葉蔭;有探索才有收獲[N];安徽日報;2000年
4 張惠萍;深化寫字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記者 孫軍;高校要辦出特色為當?shù)亟?jīng)濟服務[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龐衛(wèi)東 黃蔚;創(chuàng)建特色鮮明的辦學路[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趙正元;北京加強高校教師管理[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記者 左益;重慶廣開言路納良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何川;眼睛向內看 注重學理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遼寧省黑山縣教委 吳貴雙;建立藝術教育的管理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魏永紅;外語任務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吳德芳;論“后現(xiàn)代思想”視野下的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三福;教學的語用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呂林海;數(shù)學理解性學習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增田;對話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靳瑩;結構主義視角下的化學概念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張成鈞;如來藏學的中道思想與宗教對話[D];四川大學;2005年
9 姜輝;數(shù)學教師的數(shù)學情感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沙;中學物理CAI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成會君;素質教育形勢下山東省小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鄭耀雄;試論素質教育導向的小學管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俞遠光;中學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姚妍妮;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陳少強;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趙明民;對“十五”期間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況燦;兒童外語習得詞塊法教學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9 劉以榕;科學穩(wěn)妥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何遠瓊;本科法理學教學的困境與突破[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362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6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