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道德領導的反思與踐行
本文關鍵詞:學校道德領導的反思與踐行
【摘要】:美國教育管理理論的重要代表薩喬萬尼最早提出了學校道德領導理論,其理論核心是構建學校的共同愿景,形成學校共同體。本文從闡述道德領導理論的核心理念出發(fā),對道德領導理論在學校管理的實踐進行反思,進而提出踐行學校道德領導的有力措施。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師范學院;
【基金】:兵團社科基金項目“新疆學齡人口變動中的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研究”(12YB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7
【正文快照】: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非理性主義的道德漸在學校管理中廣泛運用,成為新世紀最有效的領領導日益成為符合學校發(fā)展的重要領導理念。道德導力思想之一。領導成為創(chuàng)造以人為本的學校環(huán)境、提高學校管理道德領導理論提倡以人為本的領導,學校道德效率與激發(fā)教學活動持久動力的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童宏保;;薩喬萬尼道德領導理論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石一;論學校道德領導[J];教學與管理;2004年10期
3 徐萍;;對學校道德領導的幾點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6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童宏保;;薩喬萬尼道德領導理論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王璇;;學校道德領導理論在建構民辦高校管理模式的運用[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9期
3 楊慧瑩;;論行政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相關要素的管理與培養(yǎng)[J];當代經(jīng)濟;2012年01期
4 馬煥靈;孫曉瑩;;薩喬萬尼學校道德領導理論之中國適應性批判[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馬煥靈;孫曉瑩;;薩喬萬尼學校道德領導理論之中國適應性批判[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年01期
6 劉智強,廖建橋;管理者提升商數(shù)通用性測度指標的確立與模糊評價[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4年08期
7 劉子安;陳建勛;;魅力型領導行為對自主技術創(chuàng)新的影響——機制與情境因素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9年04期
8 宋濤;論領導情境與副職領導干部配備方式——以深圳大學實行正職對副職提名權的做法為例[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趙琴;;論領導力的構成和提升[J];傳承;2011年18期
10 張曉鳳;;提升公共部門領導力途徑新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敏;企業(yè)領導行為作用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蔡怡;薩喬萬尼道德領導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柳士順;企業(yè)管理者的執(zhí)行力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4 陳喜慶;當代中國黨際領導關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5 唐承秀;圖書館內部管理溝通實證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6 孫利平;企業(yè)組織德行領導的內容結構及其相關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閆進宏;領導集體的領導效能及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彭忠益;公共組織視角下政府領導力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方麗;小學女校長領導力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呂小燕;道德領導理論視野下的校長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謝勝藍;朱昒基的領導魅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箭;領導者公共形象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李慧;校長道德領導問題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趙予生;基礎性公益性科研院所改革改制實踐[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5年
7 宋愛玲;正式組織領導與非正式組織領袖互動關系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8 張曉東;學習型學校理念下的中小學校長領導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9 栗婷;高校學生班干部勝任力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光偉;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國有企業(yè)對內公開選拔中層管理干部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石一;論學校道德領導[J];教學與管理;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潔;市場經(jīng)濟與學校道德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1995年04期
2 韋慶華;學校道德教育模式新探[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3 郭龍華;轉型期我國學校道德教育價值取向的思考[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S2期
4 楊照征;中國學校道德教育體系的缺失——社會教育[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樊興華;試論社會經(jīng)濟生活非權力規(guī)范與學校道德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1994年05期
6 鄭航;走向中西融會──《學校道德教育原理》評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03期
7 邢智強;淺論學校德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J];學習導報;2002年10期
8 張家寧;;學校道德教育方法問題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09年13期
9 江平;秩序教育學校道德教育的基礎性話題[J];教書育人;2002年23期
10 陸有銓;;用“道德”的方法養(yǎng)成道德[J];當代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岑國楨;李伯黍;;訓練對兒童道德判斷的影響的實驗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2 羅平;;道德層次認知的偏差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和對策[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央教科所所長、教授 朱小蔓;學校德育應抓住課改機遇[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何祥林;由陶宏開現(xiàn)象看學校德育[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主持人 唐盛昌 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級校長 嘉賓校長 俞國娣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校長,,特級教師 孫占林 上海市中學校長,全國優(yōu)秀教師 王占寶 南京師大附屬中學校長,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 李培明 浙江省春暉中學校長,特級教師 點評專家 方展畫 浙江省教科院院長,教授 趙中建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家辦學:校長的角色[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4 本報記者 白云婷;政協(xié)委員呼吁:加強流動兒童教育[N];中國人口報;2006年
5 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 陳靜靜;舞弊學生會受“情感處罰”[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唐棠;利用網(wǎng)絡開展道德教育[N];廣西日報;2004年
7 記者 李國慶;山南出臺教育工作新舉措[N];西藏日報;2003年
8 胡振川 蔡海維;淺談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N];中國石油報;2003年
9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蔡元培的國民教育讀本常讀常新[N];北京日報;2009年
10 楓溪區(qū)教育辦;打造“陽光之師” 建設校園文化[N];潮州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喻學林;學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丁錦宏;品格教育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思穎;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與學校道德教育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2 吳永華;生命體驗:學校道德教育的應有之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春蘭;普世倫理視角下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鄧達;論當前我國學校道德責任教育的新走向[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鄧艷紅;探析當代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趨勢[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顧建亞;道德變遷與學校道德教育改革[D];浙江大學;2002年
7 王元明;生命化德育——學校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水蘭;中外學校道德教育比較分析及啟示[D];廈門大學;2006年
9 徐曉霞;學校道德教育的班級環(huán)境建設[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峰;論學校“群體道德”[D];河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29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22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