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教師身份問題的質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00:26
本文關鍵詞:代課教師身份問題的質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代課教師身份為著眼點,在微觀視角下分析代課教師身份問題,從而以另一個側面展現(xiàn)代課教師目前的生存狀況。代課教師的身份是社會建構和自我建構的結果,社會需求和個人選擇將代課教師這一特殊身份群體推上了歷史舞臺。我們國家的教師是“合法身份”和“事實身份”的結合體,然而代課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邊緣人群,因為他們不具備“合法身份”和“事實身份”。代課教師身份有著雙重的定義結構,他們是“教師”,同時又是“臨時工”,代課教師面臨雙重身份的尷尬,他們被無形地排擠在學校體制之外。代課教師的身份問題給他們帶來了物質和精神層面的不平等待遇和相對剝奪感。筆者通過對代課教師訪談資料的梳理,近而探析代課教師身份的雙重性,身份焦慮與瓦解,身份認同與轉變,以及身份問題引致的種種生活困境。雖然是一項關于代課教師身份的研究,但本研究的終極目的是:希望能夠引起教育領域對此問題的反思和政策關注,公正客觀地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希望社會相關部門真正關心和落實代課教師群體政策問題,從而實現(xiàn)代課教師身份轉變過程中的物質安置和心理過渡。
【關鍵詞】:代課教師 身份問題 質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45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24
- 一、研究緣起7-9
- (一) 代課教師:不經(jīng)意間的關注7
- (二) 關注弱勢群體: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宗旨7-9
- 二、文獻綜述9-12
- (一) 代課教師的文獻關注9-11
- (二) 代課教師的媒體關注11-12
- 三、理論基礎12-14
- (一) 身份12-13
- (二) 身份理論13-14
- 四、研究過程14-24
- (一) 研究對象的選擇14-17
- (二) 研究方法17-19
- (三) 進入研究現(xiàn)場19-22
- (四) 研究倫理問題22-24
- 第二章 誰成為了代課教師24-29
- 一、代課教師"登場"的歷史分析24-26
- 二、代課教師的政策進程26-29
- 第三章 走近代課教師29-36
- 一、不同視域下的代課教師29-31
- (一) 觀察者眼中的代課教師29-30
- (二) 同事眼中的代課教師30
- (三) 學生眼中的代課教師30-31
- 二、代課教師的自白31-32
- 三、代課教師生存狀況素描32-36
- 第四章 代課教師身份的雙重性36-43
- 一、"合法身份"與"事實身份"36-38
- 二、合法與不合法38-40
- 三、合格與不合格40-41
- 四、"驕傲"與"落寞"41-43
- 第五章 代課教師身份問題探析43-53
- 一、從"身份焦慮"到"身份瓦解"43-46
- (一) 代課教師的身份焦慮43-44
- (二) 代課教師身份的瓦解44-46
- 二、代課教師的身份認同46-53
- (一) 代課教師的身份認同困境46-50
- (二) 代課教師身份的轉變50-53
- 結論53-59
- 一、代課教師"身份問題"與"解決之道"53-55
- 二、代課教師身份問題帶給我們的思考55-59
- (一) 誰是真正的教師55-56
- (二) 反觀"清退"政策56-59
- 參考文獻59-61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1-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瓊;;民辦教師政策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展望——以中國期刊網(wǎng)錄入論文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1期
2 龐麗娟;夏婧;;進一步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的政策建議[J];教育科學;2010年01期
3 黑曉佛;;代課教師問題的回顧與反思——對“清退”代課教師政策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0年19期
4 沈偉;;教育政策制定過程分析:漸進調適的視角——以代課教師清退政策為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Z2期
5 李蕾;;新生代農(nóng)民工身份認同困境分析[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吳小勇;黃希庭;畢重增;茍娜;;身份及其相關研究進展[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薄建國;;代課教師的政策與法律問題[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4期
8 ;代課教師變遷路回顧:十年工作換來學校一紙感謝[J];云南教育(視界);2010年02期
9 陳偉玲;代課教師:從邊緣走向何處?——訪靳希斌、鄭新蓉教授[J];中國教師;2003年05期
10 覃明興;移民的身份建構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友玉;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691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