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ken拖延問卷在中學生中的信效度
本文關鍵詞:Aitken拖延問卷在中學生中的信效度
更多相關文章: 中學生 Aitken拖延問卷 信度 效度
【摘要】:目的:以中國中學生為被試修訂Aitken拖延問卷(Aitken Procrastination Inventory,API),以提供一個用于評價中學生學業(yè)拖延行為的工具。方法:采用方便取樣,從哈爾濱兩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分兩次(相隔4個月)抽取2個樣本。樣本1(n=260)用于進行項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樣本2(n=452)用于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質(zhì)性信度和建構信度。以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卷及多維度-多歸因因果量表(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MMCS)為效標,檢驗效標效度。結果:(1)API共13道題,由任務厭惡與失敗恐懼2個維度構成,共同解釋率為47.62%,各項目載荷均在0.3以上。(2)結構方程模型各擬合指數(shù)良好(χ2/df=1.35,RMR=0.06,GFI=0.95)。整個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0,2個因素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78和0.66。(3)API總分及2個因素分與外在歸因、消極低喚醒得分呈正相關,而與內(nèi)在歸因、積極低喚醒得分呈負相關。結論:Aitken拖延問卷在中學生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中學生學業(yè)拖延行為的評估。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關鍵詞】: 中學生 Aitken拖延問卷 信度 效度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XGGH07088) 哈爾濱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預研項目(SYY2008-03)
【分類號】:G441;G632.0
【正文快照】: 學業(yè)拖延是一個包含行為、認知和情緒成分的多維度理論結構,集中表現(xiàn)為學業(yè)拖延者在目標行為與自身認知上的差異降低對任務的重視度,延遲行為完成帶來學業(yè)拖延者情緒的不適[1]。近20多年來國外大部分研究者把研究對象定為大學生,而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中學生對時間的拖延和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紅梅;張志杰;;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國大學生中試用結果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保華;大學生學習拖延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憲華;中學生成就情緒特點及其與成就目標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瑜;初中生的學習情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畢重增;彭香萍;;拖延: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區(qū)分效度[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尹國杰;學習拖延與動機信念[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3 魏源;;拖沓與情緒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36期
4 張鋒;周艷艷;王蕊;;藥物依賴者沖動性的行為經(jīng)濟學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張紅梅;張志杰;;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國大學生中試用結果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冰茹;;中學生上網(wǎng)成癮原因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2 錢懷如;;中學生早戀禁而不絕怎么辦[J];教育藝術;2011年06期
3 李陽飄;;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21期
4 馬金福;;迎春蓓蕾初綻放——對中學生早戀想象的認識[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07期
5 王富國;;中學生自卑心理障礙探究[J];學周刊;2011年14期
6 李榮菊;;中學生心理壓力動因初探[J];青春歲月;2011年12期
7 袁丹;;學校體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年45期
8 葛興;王珍;;論中學生考試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與應對策略[J];新課程(教研);2011年06期
9 張愛玲;;淺談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對中學生抑郁癥的影響[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年11期
10 封三河;;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3 孟四清;;中學生問題行為量表的理論構建與編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文庫》(中)[C];2011年
4 汪之頊;楊振宇;蔭士安;;不同性別中學生青春期前后學習成績變化的分析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五屆婦幼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5 黃盈;馬麗莉;梁寶勇;;對中學生生活應激和困擾癥狀的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龔翠萍;張捷;;包頭市宏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徐方忠;馮年琴;;聽力殘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李國瑞;;上海市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趙亞男;鄭日昌;潘子彥;;中學生情商問卷的編制及結果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安麗;胡衛(wèi)平;;中學生科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英云 喬蕤琳;保護+懲罰易引發(fā)中學生強迫問題[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9年
2 英德市第一中學 李麗華;中學生網(wǎng)癮的預防和糾正[N];學知報;2010年
3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余海蓉 鄭向鵬;防艾宣傳活躍著一支中學生隊伍[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韓瑋瑋 組稿;中學生心理透視[N];柴達木報;2010年
5 商州二職中 王小亞;當代中學生心理及行為淺析[N];商洛日報;2006年
6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會實踐 中學生不能畢業(yè)[N];寶雞日報;2009年
7 廣東省廣州市真光中學 鄭思東;透視中學生性心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劉海蘊;浪費的不僅僅是金錢[N];河南日報;2005年
9 記者 吳杰;桐梓 為中學生筑起心理防護墻[N];遵義日報;2010年
10 見習記者 呂君 通訊員 王琴芬;開學了,,拿什么心情面對[N];嘉興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nèi)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月娟;中學生學習能力傾向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3 翟群;中學生自我價值感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6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晏碧華;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顯與內(nèi)隱加工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彬;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引導[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雪梅;中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及其與人際壓力、人際壓力應對策略關系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陳洪巖;中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小洋;中學生提問能力發(fā)展及與其閱讀理解能力關系的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曉飛;中學生學業(yè)社會比較對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袁茜;中學生偏愛流行音樂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曉天;中學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利;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銜接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周冶;內(nèi)觀法對中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王淑敏;中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661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6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