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美國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美國 青少年 性教育 綜合型性教育模式 唯禁欲型性教育模式
【摘要】:美國是較早進行性教育的國家之一,其多樣的模式和豐富的經(jīng)驗使其受到各國研究者的關注。文章通過對美國兩大主要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狀、價值體系、教育目標、課程內容四大方面的比較研究,以期為我國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美國 青少年 性教育 綜合型性教育模式 唯禁欲型性教育模式
【分類號】:G479
【正文快照】: 美國青少年性教育起步較早,在其發(fā)展歷程中探索出的性教育模式多種多樣,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綜合型性教育模式(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和唯禁欲型性教育模式(Abstinence-Only SexEducation)。綜合型性教育模式是20世紀60年代,由以“美國性知識和教育委員會”(Sex Info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蔣凌燕;;當代美國青少年性教育的兩大模式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性純潔教育和“安全性行為”教育之比較(續(xù)三)[J];中國健康教育;1999年02期
3 方剛;;大學性教育模式的思考——禁欲型性教育與綜合型性教育之辯[J];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樓曉悅;美國學校性健康教育研究及啟示[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文龍;鞠增仁;;當前基于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思考的高等“教育盲區(qū)”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2年06期
2 程毅;;性觀念: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實際走向與現(xiàn)狀——基于上海若干高校實證調查的研究和分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孫紀玲;;我國兒童性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策略探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2期
4 李佳源;;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大學生性心理與性道德教育——基于汶川大地震的視角[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3期
5 陳晨;;發(fā)達國家性教育模式對中國學校性教育的啟示[J];學理論;2012年05期
6 蘭海英;;“我”的人生誰埋單?——重讀《麥田里的守望者》[J];濟寧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吳曉燕;張玫玫;;發(fā)達國家中小學性教育概述[J];基礎教育參考;2012年19期
8 吳維屏;;國外學校性教育研究和實踐綜述[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年11期
9 白尚禎;;時代背景下的美國學校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管窺[J];中國性科學;2010年11期
10 雷云;劉德敏;黃琳;;反思西方主流性教育模式在我國的實踐[J];中國性科學;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燕平;楊志紅;;性權視角下的性心理咨詢:方法與取向[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2 陳亞亞;;論當代青少年性教育模式之轉型[A];性與性別研究(第3輯)——學校性健康教育[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蕾;美國學校青春期性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朱雪琴;城市單身女性性存在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3 蔡;;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性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華;藝術類大學生性價值觀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石瑩;中學生性別角色態(tài)度的發(fā)展及其與父母性別有關認知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林劍影;傳授科學的性知識 培養(yǎng)學前大專生實施幼兒性教育的能力[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丹;農(nóng)村女中學生青春期性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張艷麗;初一生物教學(人教版)中滲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9 歐曉燕;幼兒園性教育活動實施的行動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鄧金霞;美國性教育課程標準和初中通用版教材《Health&Wellness》(性教育部分)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俊杰,任健雄;試論東西方青少年性道德危機的根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鄭友富,俞國良;國外兒童性教育對我國學校教育的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07期
3 張富洪;與中學生談“性”[J];教育藝術;2003年08期
4 胡佩誠;瑞典性教育的經(jīng)驗與啟迪[J];青年研究;2001年08期
5 張德偉,饒從滿;日本中小學的性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王書梅;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6期
7 方剛;;將性別教育引入學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國性科學;2007年10期
8 李文虎,雷良忻,黃海;青少年學生性生理、性心理發(fā)展及性教育現(xiàn)狀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3年04期
9 劉寒雁;性教育在國外[J];云南教育;2004年33期
10 魏滬明,姜昌富;性健康教育的基本目的:優(yōu)化人類性驅力[J];中國健康教育;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耀強,熊少嚴;社會變遷與青少年性觀念[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2 陳燦芬;;青少年性道德缺失的沉重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36期
3 李桂書;;從生理學、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性問題原因及對策[J];小說評論;2010年S2期
4 黃志法;;青少年“性饑餓”和性犯罪預防[J];當代青年研究;1985年04期
5 范本富;金華市青少年性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調查[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1997年09期
6 韓虹;開展互動式青少年性健康教育[J];北京教育;2003年Z1期
7 祝華芬;;青少年性錯誤的心理先兆[J];醫(yī)學文選;1990年01期
8 賈廣虹;;英國應對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問題的經(jīng)驗與啟示[J];人口與計劃生育;2008年06期
9 李孟強;;馬卡連柯論青少年的性愛教育[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87年02期
10 唯一;青少年性罪錯與“移情治療”[J];中國健康月刊;199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翔;張正民;楊秀梅;;體育在青少年性度形成與性體像重塑中的應用研究[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2 潘紹璽;;透過《勿失良辰》看美國社會的婚姻和家庭沖突[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項光勤;;青少年性生理與性心理問題的基本特征及其防治[A];江蘇省第二次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王淑蘭;;城市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靳貴珍;;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發(fā)展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張洪雁;李繼峰;姜占立;臧曉冬;;學生家長在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中的作用[A];科技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過保祿;;試論以權利為導向的青少年性教育[A];江蘇省性學會第五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張華;;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A];江蘇省性學會第六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吳均林;;當代青少年性心理問題及其對策[A];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 促進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建設——武漢市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楊光富;;美國“八年研究”的貢獻及其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振華;保障“老”“殘”的美國社會安全稅[N];市場報;2003年
2 楊帆;社會保障要把握好“平衡點”[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4年
3 姬虹;墮胎法案與婦女權益[N];人民日報;2006年
4 ;美國社會:自相矛盾的進步[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5 李公明 (作者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美國社會如何爭取社會主義[N];南方周末;2007年
6 文雪梅;美國面臨貧富鴻溝[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7 段怡妹;女性寫作和閱讀持續(xù)繁榮[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馮武勇;弗州槍案:當反思“贏家通吃”文化[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9 [美]比爾·馮·澳昆 周平軒 編譯;美國社會不平等程度創(chuàng)新紀錄[N];社會科學報;2008年
10 ;種族歧視困擾美國社會[N];人民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鳳成;為被承認而斗爭—貝婁作品主題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疆;為何星火難以燎原[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視角下的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思潮[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靜;青少年性健康行為形成的早期干預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齊澤旭;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美國高等學校教師管理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涂曉雯;上海市郊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的長期效果與可持續(xù)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王筱金;上海市青春健康促進項目效果評估[D];復旦大學;2006年
8 張施娟;裨治文與他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D];浙江大學;2005年
9 郭九林;美國禁酒運動的歷史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談麗;小阿瑟·施萊辛格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迪;美國多元文化主義權利理論評析[D];新疆大學;2008年
2 宋林麗;美國“城市老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程昌;高等教育第三類模式[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華;美國失業(yè)保險法制度的歷史考察及經(jīng)驗借鑒[D];山西大學;2008年
5 徐媛媛;新保守主義對美國道德教育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明生;美國猶太傳統(tǒng)教育歷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徐潔;奧爾科特《小婦人》中反映的美國文化傳統(tǒng)[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關曉燕;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美國白人婦女就業(yè)芻議[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穎玨;楊百翰時期美國摩門教會印第安人政策研究(1851-1857)[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高帆;英美禁酒外交戰(zhàn)研究(1920-1926)[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55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5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