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當代文化語境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評價與重構
本文關鍵詞:淺議當代文化語境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評價與重構
【摘要】: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在當代仍然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他的"美育代宗教"說在當代語境下,其內(nèi)涵已發(fā)生轉(zhuǎn)變,我們應在以"日常生活審美化"為主要特征的后現(xiàn)代美學語境下重新理解、闡釋和建構這一學說,重視其價值,開拓其新的意義指向,使該學說在重建人生的意義、規(guī)避后現(xiàn)代的時代問題方面有所作為。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蔡元培 美育思想 生活審美化
【基金】:中央民族大學自主科研項目“后現(xiàn)代語境下美學與宗教趨同性現(xiàn)象研究:西方與中國”(課題編號:0910KYZY2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0-014
【正文快照】: 在中國百年美學史中,蔡元培先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他兼收并蓄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西方美學特別是德國古典美學相關遺產(chǎn)而大力提倡的美育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尤以“美育代宗教”說為甚。《以美育代宗教》是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發(fā)表的一篇著名演講。在該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小霞;;從抽象理性批判到資本批判——馬克思對黑格爾現(xiàn)代性診斷的批判與超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田旭;;公共政策的倫理基礎及其反思——基于社會資本的視角[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3 曾憶夢;;論本雅明的“追憶”概念及現(xiàn)代性的救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4 馬海韻;;政策生命周期:決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李曉燕;;關于政策后續(xù)性評價的一些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吳英姿;;司法過程中的“協(xié)調(diào)”——一種功能分析的視角[J];北大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馬劍銀;;哈貝馬斯的基本權利觀——商談論視角的基本權利體系重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8 姜濤;;法學通說:一個初步的分析框架[J];北大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9 薛漢偉;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所有制理論與現(xiàn)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10 徐家良;;新組織形態(tài)與關系模式的創(chuàng)建——體制吸納問題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艷秀;;現(xiàn)代化及其背反——論道德困境產(chǎn)生的根源[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趙強;;西方政策企業(yè)家研究:概念、視角與模式[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羅建文;劉愛輝;;民生時代我國公共政策的價值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陳建先;;政府公共決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曹堂哲;;試論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政府公共政策的適應性——一種“系統(tǒng)范式”的宏觀視角[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6 劉繼同;;公共財政過程分析與政府預算核心地位[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徐湘林;;政治發(fā)展、政治變遷與政策過程——尋求研究中國政治改革的中層理論[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元文明與公共政策”政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謝永康;;“天才”的出場——國外阿多爾諾哲學研究述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胡緒明;;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的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探析[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胡緒明;;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的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探析[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6)[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2 馬勇;歐盟科技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戴均;當代中國轉(zhuǎn)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9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柏久之;“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與中美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凌;現(xiàn)代社會的困境與救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媛媛;中國意象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威;場域視角下的抽象繪畫與具象繪畫[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呂錚錚;中國當代藝術中艷俗因素研究與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菲菲;技術現(xiàn)代性困境與出路[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鵬;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對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佘穎玲;審美反抗與審美救贖[D];湘潭大學;2010年
10 朱錦云;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收益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曉梅;淺談美育的情感性[J];美與時代;2005年08期
2 劉曉亮;;中國古代美育思想特征探析[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孫殿玲;;美育歷史與現(xiàn)實命運的沉思[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童江梅;;論音樂美育對和諧人格的培養(yǎng)[J];新東方;2006年12期
5 張良斌;張桂榮;孫婷婷;;淺談美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促進作用[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魏春艷;李天道;;中國古代美育思想的生成與禮法文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7 李天道;;中國美育思想研究的新拓展——評鐘仕倫的《中國美育思想簡史》[J];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8 朱克昌;李建明;;論大學文化美育的本質(zhì)及構建[J];中國報業(yè);2012年08期
9 資利萍;;論近現(xiàn)代非美學專業(yè)知識分子的美育創(chuàng)舉[J];美育學刊;2013年04期
10 吳世常;;美育常在生活中[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齊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閭海燕;;理學時期的蒙學美育思想[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3 廉茵;;樂記美育思想初探[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邵同;;毛澤東早期美育思想[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5 胡健;;梁啟超美育思想新論[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6 王旭曉;;梁啟超“趣味教育”思想對當代美育的啟示[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7 曾繁仁;;梁啟超美育思想的貢獻與啟示[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8 王景勤;;蘇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艷紅;;身踐力行 以美育人——論語文課堂教學美育思想的滲透[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張?zhí)礻?;莊子美育思想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輝;多維視域中的蔡元培美育思想[N];文藝報;2012年
2 《戲曲藝術》編輯部主任,復旦大學博士后 陳友峰;正確認識“美育”[N];中國藝術報;2008年
3 浙江寧波鎮(zhèn)海煉化中學 倪曉艷;將美育融入信息技術教學[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4 聶振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李蘭;蔡元培美術教育思想與當代美育[N];美術報;2004年
6 王兆鵬;《禮樂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發(fā)掘古代優(yōu)秀美育思想[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尹少淳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少兒美術藝委會主任;改進美育教學正當時[N];人民日報;2014年
8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報;2005年
9 趙勉;弘揚中華民族美德 鑄造美的現(xiàn)代人[N];經(jīng)濟參考報;2003年
10 中央音樂學院蕭友梅促進會副會長 黃旭東;藝術教育界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誤讀及出路[N];中國藝術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衛(wèi)星;對話與交往:當代美育審美價值觀建構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肖曉瑪;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蘇;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任亞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8年
3 汪宏;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美育思想流派對學校課程設置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薇;20世紀早期中國美育思想淺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趙捧蓮;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杜芳;建國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美育思想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馬春影;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D];安徽大學;2007年
8 管彩云;魏晉時期人格美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滿達;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10 邵艷芹;明代后期新學美育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39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3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