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水準專業(yè)實踐力的教師教育改革——日本教育學者市川博教授訪談
本文關鍵詞:聚焦高水準專業(yè)實踐力的教師教育改革——日本教育學者市川博教授訪談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教育 高水準專業(yè)實踐力 教師研究生院
【摘要】:自2008年開始,日本誕生了第一批教師研究生院(日文為"教職大學院"),這一新型的教師教育機構以培養(yǎng)教師的高水準專業(yè)實踐力為宗旨,以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原則來編制課程,開展教學。市川博教授主持創(chuàng)立的帝京大學教師研究生院經過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嚴格審查于2008年獲得認定。在市川博(Hiroshi Ichikawa)教授來我校訪問之際,筆者約請市川教授就日本設立教師研究生院的背景以及教師研究生院的理念、課程和教學上的特點作答。市川教授早年畢業(yè)于東京教育大學,曾任教于東京教育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等,從事社會科教育以及教學論和教師教育的研究。2003年從國立大學退休后,受聘于私立的帝京大學。他擔任過日本教育學會秘書長、日本社會科教育學會會長、日本學科教育學會副會長等。他所主編的《社會科的使命與魅力——日本社會科教育文選》于2006年在中國翻譯出版。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關鍵詞】: 教師教育 高水準專業(yè)實踐力 教師研究生院
【分類號】:G531.3
【正文快照】: 一、教師研究生院誕生的背景沈曉敏(以下簡稱沈):聽說以您為首創(chuàng)立的帝京大學教師研究生院于2008年12月獲得了文部科學省的認定,2009年4月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賀。現(xiàn)在日本有多少教師研究生院市川博(以下簡稱市川):2008年有19個教師研究生院獲得認可,2009年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耿秀梅;;大學教師學術責任保障機制的建構——論學術、政府、市場三位一體機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于tn;;區(qū)域人才戰(zhàn)略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改革取向研究[J];高教論壇;2010年01期
3 劉堯;;什么樣的大學教師才是合格的[J];中國教師;2010年05期
4 鐘起清;;加強大學與中學教育銜接的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0年01期
5 黃羽;;學術職業(yè)視角下的大學教師聘任制的改革[J];文教資料;2010年03期
6 張玲;陳建國;;大學教師隱性知識共享的障礙與對策[J];文教資料;2010年05期
7 賈曉玲;;大學教師也要說好普通話[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年08期
8 江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探討[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楊永明;;論大學教師的精神向度[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鄭文光;安勝利;呂莉華;;大學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立足的根本——基于高校教師管理機制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宋秀林;;論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嚴軍鋒;;浙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3 李紅毅;范瑞強;石靈春;;組織樣麻風瘤誤診為組織細胞增生1例[A];麻風誤診及其臨床病例分析培訓班暨全國麻風皮膚性病學術年會(2010)論文集[C];2010年
4 杜屏;李琳琳;黎萬紅;盧乃桂;;中國大學教師科研績效現(xiàn)狀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理娜;李秋實;;高校教師學術評價制度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C];2010年
6 彭滟;;淺談大學物理中的幾點教學策略[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7)[C];2010年
7 董黎剛;;接軌職業(yè)生涯的網絡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與實踐[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7)[C];2010年
8 喻華君;柴俊武;;我國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9 ;如何做一個好教師和研究人員 1980年給南京大學生化進修教師講話[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創(chuàng)始人鄭集教授110歲華誕暨老年營養(yǎng)與長壽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9年
10 方艷溪;;大學數(shù)學課程中的數(shù)學文化教學探究[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玉蘭;教授,教和研誰重要?[N];光明日報;2011年
2 本報實習生 趙亮 記者 彭冰;免費師范生,“繡球”拋給誰?[N];工人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李玉蘭;教授,教和研誰重要?[N];光明日報;2011年
4 本報實習生 趙亮 記者 彭冰;免費師范生,“繡球”拋給誰?[N];工人日報;2011年
5 韓義雷;學術理想國需要“開胸驗肺”[N];科技日報;2011年
6 豐捷;如何推進工程教育改革[N];科技日報;2011年
7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 賈少華;“科研”之罪[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張瀅;“小外”:一所老牌名校的課改之路[N];中國教育報;2011年
9 記者 姜木金;中小學生文字書寫能力,憂![N];鎮(zhèn)江日報;2011年
10 本報駐京記者 王樂;流行病學缺人才少實踐[N];文匯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金鳳;當代大學教師學術人格探論[D];西南大學;2010年
2 徐國成;中國高等學校教師人才資源開發(fā)及模式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夏敏;我國大學知識創(chuàng)造能力的評價與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羅蘭;大學年輕教師選聘優(yōu)化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振利;美國大學教師教學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彭陽紅;論“教授治校”[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屠火明;地方大學師德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曾曉娟;大學教師工作壓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陳媛;回望與沉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肖曉芬;高校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碩;江西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師自主發(fā)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3 蘆君;國家精品課程教師課堂教學言語行為觀察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周維莉;大學與中小學合作培養(yǎng)教師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羅靜;美國優(yōu)秀教師評價標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江晶鑫;重慶市獨立院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李蘭;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性知識個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背景下的教師領導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汪磊;論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安全[D];黑龍江大學;2010年
10 黃坤;教育科研背景下的教育專家與中小學教師合作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28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2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