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提高大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策略研究
【摘要】:現(xiàn)代教育信息化的特點正在日益凸顯,而在線教學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展示出了智能性、交互性、開放性、虛擬性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成為了高校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在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快速的發(fā)展。 然而在實際的在線學習過程中,大學生的在線學習參與度卻處于低靡的狀態(tài),令人堪憂。例如: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懶散、發(fā)言提問不積極、交流范圍小、對學習結(jié)果無所謂等等參與度不高的現(xiàn)象。因此,設計提高大學生在線學習參度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本文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觀察、訪談、問卷調(diào)查,依據(jù)大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情感、行為表現(xiàn)以及貢獻和分享水平將在線學習參與度分為表層參與和深層參與,并在信息的獲取、信息的交互、信息的應用與生成、信息的反饋與評價這四類在線學習活動中具體闡釋表層參與和深層參與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將Ucenter home和Moodle教學平臺作為了解大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現(xiàn)狀的個案研究,基于個案以及問卷的分析得出在線學習參與度不高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以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認知策略、學習反思、學習調(diào)控能力為主的內(nèi)部因素,以及以學習支持、教學策略、學習共同體、在線教學激勵及評價機制為主的外部因素。 基于上述影響因素,筆者重新審視了在線教學資源、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在生態(tài)的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來設計提高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策略。其中在線教學資源和教師兩個方面的策略是在外部因素的層面上提出的;而作為內(nèi)部因素及在線學習參與主體的學生那部分的策略將從學習認知(在線學習認知策略)、學習情感(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學習行為(學習反思與遷移能力)三個線索進行詳細闡述。 本文探究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提高大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策略,為豐富在線學習理論和促進學生在線學生的積極、深度參與提供有效的途徑及可操作的策略。
【關鍵詞】:在線學習 學習參與度 深層參與 表層參與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2.4;G43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圖表目錄9-10
- 第1章 緒論10-22
- 1.1 研究背景10-15
- 1.1.1 問題的提出10-12
- 1.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2-15
- 1.2 研究目的意義及研究內(nèi)容15-16
- 1.2.1 研究目的與意義15
- 1.2.2 研究內(nèi)容15-16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概念界定18-22
- 1.4.1 在線學習活動18-20
- 1.4.2 在線學習參與度20-22
- 第2章 學生在線學習參與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分析22-38
- 2.1 在線學習活動的類型及參與度分析22-25
- 2.1.1 信息獲取活動22-23
- 2.1.2 信息交互活動23-24
- 2.1.3 信息應用與生成活動24
- 2.1.4 信息反饋與評價活動24-25
- 2.2 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方面存在的問題25-32
- 2.2.1 登錄次數(shù)少且在線時間短暫25-26
- 2.2.2 學習交互偏向較低層次的情感交流且交互范圍有限26-28
- 2.2.3 學習資源的貢獻與分享程度低28-30
- 2.2.4 學習結(jié)果的應用與生成程度低30-31
- 2.2.5 參與評價的深度不夠31-32
- 2.3 影響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因素32-38
- 2.3.1 內(nèi)在因素33-35
- 2.3.2 外在因素35-38
- 第3章 提高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策略38-51
- 3.1 整合優(yōu)化在線資源,提高在線學習的適應性38-40
- 3.2 通過教師作用的有效發(fā)揮,促進學生在線參與40-47
- 3.2.1 正確分析在線學習者的特征41-42
- 3.2.2 合理組織引導在線學習活動42-44
- 3.2.3 協(xié)調(diào)管理在線評價過程44-47
- 3.3 提高在線學習策略,增強在線參與能力47-51
- 3.3.1 提高在線認知策略,增強參與的流暢性48-50
- 3.3.2 穩(wěn)定在線學習情緒,消除參與時的焦慮感50
- 3.3.3 促進學習反思與學習遷移,提煉參與的質(zhì)量50-51
- 第4章 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策略的實施與檢驗51-62
- 4.1 策略的實施過程51-58
- 4.1.1 課程介紹51-53
- 4.1.2 干預策略53-58
- 4.2 策略的初步檢驗58-62
- 4.2.1 定性分析59-60
- 4.2.2 定量分析60-62
- 結(jié)論62-64
- 參考文獻64-70
- 附錄1 大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調(diào)查問卷70-73
- 附錄2 個案分析——基于Ucenter home的學生參與情況73-76
- 附錄3 個案分析——基于Moodle平臺的學生參與情況76-89
- 致謝89-90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90-9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靖華;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J];中小學管理;1999年Z1期
2 趙繼武;;樂做學生的“徒弟”[J];班主任;2011年07期
3 趙艷芬;;四方“給力”,讓學生愛上學習[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王雷;;提供條件 促成參與[J];新課程(中);2011年05期
5 翟榮蓮;;淺談學生語文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年02期
6 符禮科;;教室也是學生生活的地方[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
7 袁穎;;如何帶領學生走進物理世界[J];教書育人;2011年22期
8 陳洪;;學生評語不妨溫柔[J];青少年日記;2006年07期
9 林少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1年06期
10 許友良;;給孩子犯錯的空間[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翎;;淺談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劉紅英;;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的幾點嘗試[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古今;高鐵臣;;給留守學生一片希望的藍天[A];教育管理實踐策略研究[C];2009年
4 林海平;;溫州在線學習城的建設[A];教育管理實踐策略研究[C];2009年
5 時龍;李薦;;北京市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素質(zhì)調(diào)查分析報告[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6 朱超頂;;揚長避短,做快樂的學生[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劉軍;;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的最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東卷)[C];2012年
8 張雅君;;基于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心理學教學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顧紹新;劉戍軍;;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10 陳行森;;我看“智慧課堂”[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素娟;在線學習怎樣才能成功推行?[N];計算機世界;2003年
2 方家平;你在線學習了嗎[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3年
3 市委組織部;運用網(wǎng)絡優(yōu)勢開展干部在線學習[N];貴陽日報;2008年
4 通訊員 組辦;鄂州率先推行在線學習新模式[N];湖北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楊磊 實習生 陳檉;貴州省干部在線學習學院成立[N];貴州日報;2008年
6 隋東英;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N];萊蕪日報;2009年
7 記者 趙琳;600余縣處級領導干部參加在線學習[N];玉溪日報;2009年
8 谷成立 唐紅珍 米惠蓮;鶴峰開展科級干部在線學習活動[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9 李玉萍;淺淡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N];新鄉(xiāng)日報;2010年
10 梁山現(xiàn)代高級中學 馬保彥;做好學生學習的梯子[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大鵬;基于在線學習理論的目標檢測技術[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吳俊;視像概念檢測中在線學習算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3 劉丹莎;師生課堂有效交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偉平;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對無限的認識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Anyaegbu Ruphina.U.;論嚴肅游戲在尼日利亞小學非母語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葉桂波;黎曼流形上的學習理論—在線分類和多核算法[D];復旦大學;2007年
7 陳鳳;基于HRRP和JEM信號的雷達目標識別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陳小紅;徑向基函數(shù)網(wǎng)絡及其在非線性控制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1996年
9 李定;在線學習(WBL)服務質(zhì)量評價與改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柏宏權;適應性教學系統(tǒng)中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燕;美國K12在線學習發(fā)展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勇軍;支持在線學習的測試與資源標注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江文;基于消息中間件的在線學習模型研究與應用[D];湖南大學;2005年
4 彭敏軍;在線助學群組構建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藍國鏵;市民E-Learning在線學習平臺[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奉華;基于RIA技術的學習者體驗在線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吉林大學;2010年
7 侯海連;基于用戶認知的在線學習服務采納與持續(xù)使用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羅慧娟;數(shù)據(jù)挖掘在英語在線學習平臺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欣懂;在線環(huán)境中自我導向?qū)W習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10 熊秋娥;在線學習中異步社會性交互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08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0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