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DNA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22:39
生物物證技術在刑事偵查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DNA鑒定被稱為新的破案法寶之一。但在現(xiàn)場實驗教學中往往存在空間、時間有限等問題的限制,特別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現(xiàn)場DNA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開展,限制了學生學習DNA相關理論知識的積極性,無法達到生物物證檢驗鑒定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而虛擬仿真實驗通過遠程教學,可以解決以前及疫情期間實驗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對人類DNA提取與鑒定的流程及鑒定方法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本文在DNA實驗內容、仿真系統(tǒng)規(guī)格要求、功能要求、實施流程等方面進行設計,對前期的教學效果進行調查,最終結論認為DNA虛擬仿真實驗在新冠疫情期間可以突破儀器設備和時空限制,實驗教學中學生全流程全時段參與,建立"互聯(lián)網(wǎng)+實驗室"教學模式,促進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
【文章來源】: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20年04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DNA虛擬仿真實驗部分操作界面
圖1 DNA虛擬仿真實驗部分操作界面關于虛擬仿真實驗能否完全替代現(xiàn)場實驗方面,從根本不能(0分)到完全可能(10分),自由打分。10%的同學選擇4分,20%的同學選擇6分,50%的同學選擇7分,20%的同學選擇8分,平均分6.7±1.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工科”背景下關于虛擬仿真實驗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 張寧,趙毅強,蘭馗博,侯曉鑫.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20(03)
[2]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 馮尚國,王慧中. 教育教學論壇. 2020(13)
[3]DIP-STR在不平衡混合DNA樣本中的分析研究[J]. 楊青,高春芳,陳靜,陳建剛,凃政,王沖,胡蘭.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20(01)
[4]培養(yǎng)核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虛擬仿真實驗探索[J]. 吳宏春,張斌,李云召,趙媛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5]我國DNA檢驗和數(shù)據(jù)庫建設立法現(xiàn)狀與對策[J]. 牛勇,程寶文,劉鋒.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19(05)
[6]“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下電子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 鄭瑤. 大眾科技. 2019(10)
[7]生物微量物證檢驗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 黃婭琳,徐燕紅,胡京林. 生物學雜志. 2019(03)
[8]虛擬仿真實驗室對教學的作用研究[J]. 劉瓊,何潔凝,關冠恒,付裕,龍?zhí)斐? 中國教育學刊. 2015(S2)
本文編號:2930640
【文章來源】: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20年04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DNA虛擬仿真實驗部分操作界面
圖1 DNA虛擬仿真實驗部分操作界面關于虛擬仿真實驗能否完全替代現(xiàn)場實驗方面,從根本不能(0分)到完全可能(10分),自由打分。10%的同學選擇4分,20%的同學選擇6分,50%的同學選擇7分,20%的同學選擇8分,平均分6.7±1.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工科”背景下關于虛擬仿真實驗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 張寧,趙毅強,蘭馗博,侯曉鑫.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20(03)
[2]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 馮尚國,王慧中. 教育教學論壇. 2020(13)
[3]DIP-STR在不平衡混合DNA樣本中的分析研究[J]. 楊青,高春芳,陳靜,陳建剛,凃政,王沖,胡蘭.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20(01)
[4]培養(yǎng)核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虛擬仿真實驗探索[J]. 吳宏春,張斌,李云召,趙媛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5]我國DNA檢驗和數(shù)據(jù)庫建設立法現(xiàn)狀與對策[J]. 牛勇,程寶文,劉鋒.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19(05)
[6]“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下電子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 鄭瑤. 大眾科技. 2019(10)
[7]生物微量物證檢驗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 黃婭琳,徐燕紅,胡京林. 生物學雜志. 2019(03)
[8]虛擬仿真實驗室對教學的作用研究[J]. 劉瓊,何潔凝,關冠恒,付裕,龍?zhí)斐? 中國教育學刊. 2015(S2)
本文編號:2930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3064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