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精神的城門——讀朱華山《傳統(tǒng)與變革的抉擇:細(xì)讀法國教育》
[Abstract]:France is one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poli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Edu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French society an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rance as a world power. The French educational system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it has been widely known, it is not well known. The author of the book "the Choic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 the author of the book "French Education", has continuously accumulated materials during the long course of Sino-French educational exchange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firsthand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French education, summarizes, analyzes and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nch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ompares the polic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In addition to showing the unique features of French education, it also introduces how to reform Fra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Franc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values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Many unique explanations are given in the book, such as free pre-school education with a high enrolment rate, a "three-track" multi-tiered intersect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so on, refreshing and impressive. In particular,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sis and development re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the author expect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formulation of 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minority areas through observation, reflection on the French educational model and reform ide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study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部;
【分類號】:G556.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克超;法國教育發(fā)展與失望的二十年[J];比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2 由春英;法國教育與教學(xué)[J];克山師專學(xué)報;1994年02期
3 佩里奧爾特 ,索特朗 ,林小鷗;法國教育系統(tǒng)對信息技術(shù)的應(yīng)用[J];國外社會科學(xué)文摘;1995年04期
4 ;法國教育簡況[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3期
5 陳丹;教育公平理論在法國教育中的實踐[J];法國研究;2004年01期
6 吳聲遠(yuǎn);簡析法國教育督導(dǎo)制度的主要特點[J];外國中小學(xué)教育;2004年08期
7 余啟應(yīng);一百年來的法國教育改革[J];法國研究;1998年02期
8 ;《法國教育國際協(xié)作總局》簡介[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05期
9 高如峰;90年代法國教育改革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10 謝延龍;法國教育督導(dǎo)制度及其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誼;;外國教育史研究與當(dāng)代中國教育改革[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周誼;;外國教育史研究與當(dāng)代中國教育改革[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3 付桂英;;陶行知的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4 程培杰;;清末江蘇省的教育改革與日本教習(xí)活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5 程培杰;;清末江蘇省的教育改革與日本教習(xí)活動[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付桂英;;陶行知的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藍(lán)建;;“世界教育危機(jī)”問題探討[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8 楊齊福;;清末民初新教育發(fā)展缺失略論[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9 藍(lán)建;;“世界教育危機(jī)”問題探討[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10 陶宏開;;推展素質(zhì)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提綱)[A];第三屆中國教育家大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忠東;法國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xué)生的綜合素質(zhì)[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本報駐京記者 陸靜斐;“漢語難學(xué)是你們的說法”[N];文匯報;2005年
3 ;法國:請媒體入課堂,培養(yǎng)學(xué)生公民意識[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4 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教授 王曉輝;薩科奇致信法國教師倡導(dǎo)“重建學(xué)!盵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王曉輝;法國:民主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王鵬飛;成為研究型教師[N];中國教師報;2005年
7 徐景安;中國教育改革之我見[N];經(jīng)濟(jì)觀察報;2009年
8 李月寧;南京榮獲中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最高獎[N];新華日報;2009年
9 畢研韜 旅歐學(xué)者;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教育改革[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0年
10 實習(xí)記者 梁昕照、馬爽;中國教育改革整裝再出發(fā)[N];社會科學(xué)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建華;中國近代教育期刊與近代教育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5年
2 黃林芳;教育發(fā)展機(jī)制論[D];復(fù)旦大學(xué);2005年
3 單春艷;俄羅斯教育發(fā)展對其國家競爭力影響之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xué);2009年
4 高艷賀;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發(fā)展模式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8年
5 李秉中;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制度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4年
6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國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7 李慶剛;“大躍進(jìn)”時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周驚濤;海洋史視野下明清閩臺區(qū)域的教育發(fā)展與社會變遷[D];廈門大學(xué);2008年
9 孫陽春;教育制序論[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楊孔熾;江戶時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xué);199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嚴(yán)雪梅;教育發(fā)展的倫理審視[D];安徽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楊瑞勇;思維在困惑中涌動——對中國教育改革需要系統(tǒng)理論指導(dǎo)的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殷有敢;論教育發(fā)展的向善性[D];沈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王振達(dá);論科學(xué)發(fā)展觀視閾中的教育本質(zhì)[D];復(fù)旦大學(xué);2009年
5 王笑笑;基督教影響下的山西教育[D];山西大學(xué);2010年
6 周生芳;教育發(fā)展的權(quán)力與利益邏輯[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7 朱岳坤;教育對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脫貧的影響[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7年
8 白志棟;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教育發(fā)展與經(jīng)濟(jì)增長實證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8年
9 何鵬;中國與非洲教育合作與交流淺析[D];外交學(xué)院;2009年
10 王麗君;教育與中國經(jīng)濟(jì)增長的關(guān)系研究[D];首都經(jīng)濟(jì)貿(mào)易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2395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9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