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辨析——關(guān)于“窮”教育與“苦”孩子的思考
本文關(guān)鍵詞: “窮”教育 “苦”孩子 教育口號 出處:《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出現(xiàn)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句教育口號。"再窮不能窮教育"體現(xiàn)了我國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的戰(zhàn)略思想;"再苦不能苦孩子"表達了要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的愿望,但也隱含著對孩子的溺愛之意。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適度地吃點"苦",有利于磨礪其意志,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Abstract]:"No matter how poor one is, one cannot be poor in education, "No more suffering" is an educational slogan that appeare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on 20th century and is still popular up to now. "No more poverty can't be poor education" embodies our country's strategic idea of 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no more suffering can't bitter children" expresses the need to do so. A desire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But it also implies the doting of children. In fact,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to eat moderately "bitter", is conducive to sharpen their will and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彥煒;劉星;;80后 一代人的怕和愛[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浩,李偉斌;淺談校園文化建設與美育教育[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彭正梅;;學習中的消極經(jīng)驗之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孟慶坤;;論酒神精神的審美救贖功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朱浩;;試比較馬克思與盧梭的“政治自由理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謝鴻飛;;現(xiàn)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6 林國華;;雨果·格勞秀斯的若干問題——《戰(zhàn)爭法權(quán)與和平法權(quán)》“導言”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7 鄒娟;;盧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9期
8 田yN;;論教育方法之適度懲罰[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2年01期
9 王宇環(huán);;公共決策合法性證成——論復興同意的審議民主之想象[J];長白學刊;2008年05期
10 李福巖;;社會政治的理性追尋與現(xiàn)實范導——政治哲學的理論旨趣[J];長白學刊;201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吳宗泉;;盧梭的教師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張彩云;;約翰遜的有機教育實驗[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田山俊;;論盧梭的勞動教育思想:政治觀與哲學觀的角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gòu)[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宣興章;;國際關(guān)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jié)構(gòu)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guān)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連福;孔子與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及其會通[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昆;滲透數(shù)學觀念的教學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高文君;中學數(shù)學課堂探究水平的構(gòu)建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薛原;生命化教育視野下中學體質(zhì)健康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孟暉;“傳記式批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張更立;異化與回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圍;積極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華榮;體育的憲法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鵬歡;大連市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萬波;科學發(fā)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劉雪梅;幼兒家庭教育中母子沖突關(guān)系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錢藝;小學六年級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狀況的調(diào)查與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徐霞;初中政治課堂提問優(yōu)化策略初探[D];蘇州大學;2010年
7 王秀娟;農(nóng)村初中后進生成因與轉(zhuǎn)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魏奇;淺析人的全面發(fā)展與當代中國教育[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李怡;論教育懲罰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治;研究型課程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素珍;;小處著手 點滴滲透[J];人民教育;1983年01期
2 ;民主而嚴格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J];父母必讀;1986年01期
3 趙嶺;如何對待教師對孩子的評價[J];幼兒教育;1991年06期
4 康赤君;;怎樣做到不打孩子[J];早期教育(教師版);1992年11期
5 劉斌;高校學報編輯健康成長因素探微[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00期
6 盧衍碧;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長——加強中小學生健康教育的點滴體會[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3年06期
7 陳巖;;爸爸還是那個爸爸 媽媽還是那個媽媽[J];家庭教育(嬰幼兒家長);1994年02期
8 阿銘;;給爸爸上墳[J];家庭教育(嬰幼兒家長);1996年11期
9 趙零;;創(chuàng)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 促進年輕干部健康成長[J];學習與實踐;1997年07期
10 張玉虎;大學生心理障礙探因及對策[J];滁州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中良;;在協(xié)會的幫助下健康成長[A];中國建筑金屬結(jié)構(gòu)協(xié)會二十年資料匯編[C];2001年
2 歐陽青;;快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3 張鉅邦;;“關(guān)愛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老有所為”的歷史使命[A];人口老齡化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廣西老年學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盧勝堂;張如蘭;;用心構(gòu)建天使健康成長的空間[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陳顯君;;構(gòu)建活動模式,為了健康成長——民政部長沙民政學校成長小組活動模式[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6 陳偉紅;陳文媛;;我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健康成長[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7 朱冬梅;;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畢順卿;曲淑琴;;淺談“四型”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基礎(chǔ)[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潘玲玲;;教育心得[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10 吳隆環(huán);;在集體大家庭中健康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蔡文龍;保障干部健康成長 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N];東營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楊為民;構(gòu)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3 記者 黃包釗;堅定理想信念 早日成為棟梁之才[N];法治快報;2007年
4 新河;中國中小企業(yè)健康成長計劃啟動[N];經(jīng)理日報;2007年
5 李霞;幼兒家庭教育的幾點做法[N];濟寧日報;2007年
6 李貴軍 馬元中;關(guān)心與教育同步 培養(yǎng)與使用并重[N];酒泉日報;2006年
7 任杰;“百名特長之星”閃耀站前區(qū)[N];營口日報;2007年
8 周曉東;促進非公經(jīng)濟人士健康成長[N];江淮時報;2008年
9 柯中華;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文化環(huán)境[N];中國文化報;2004年
10 林學勤;淮北市落實委員提案撐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片藍天[N];江淮時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林民書;中小企業(yè)的生存及其發(fā)展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2 于國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周立新;轉(zhuǎn)軌時期中國家族企業(yè)組織演進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4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教育[D];蘇州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瑋;十字路口的抉擇[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志堅;探高中化學教學的情感優(yōu)教[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尹慶元;解讀偶像崇拜 引導中學生健康成長[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卿前江;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5 吳開芳;知榮明恥: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倫理選擇[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高梅書;民工子女社會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7 沈群群;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8 趙新春;中學校園德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9 劉飛偉;初中學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及矯治對策[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長松;四星級高中借讀生心理狀況與管理對策[D];蘇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31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3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