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科實施到課程創(chuàng)生: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教與學
本文關鍵詞:從學科實施到課程創(chuàng)生: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教與學
更多相關文章: 教學價值 學科本質(zhì) 教學改革 統(tǒng)整 學習過程 認知結構 面積單位 三維目標 知識結構 十進分數(shù)
【摘要】:正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一線教師對于"教與隨學"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從最初的改變教與學的形式,到改變教與學的結構,再到重新認識教與學的意義,即從方式的變形到結構的變化最終指向意義的變革。當前,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視域下,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的改變,更為強調(diào)知識、能力與態(tài)度的統(tǒng)整,因此,當前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需要突破傳統(tǒng)藩籬,聚焦學習本源,反映學科本質(zhì),重構教學價值。一、聚焦學科核心內(nèi)容,引導學生建構基本概念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關鍵詞】: 教學價值;學科本質(zhì);教學改革;統(tǒng)整;學習過程;認知結構;面積單位;三維目標;知識結構;十進分數(shù);
【基金】:2015年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建構研究”(項目編號:15JYB005)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23.5
【正文快照】: 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一線教師對于“教與的場所如操場、公園、江蘇省的面積該怎么辦,引導學 隨學”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從最初的改變教生自然而然地想辦法用邊長為“10米”“100米”“1000與學的形式,到改變教與學的結構,再到重米”的正方形面積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面積單位。于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含義論說[J];教育探索;2002年01期
2 李長吉;教學是為了誰——教學價值主體觀念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4期
3 李長吉;教學價值如何實現(xiàn)——關于教學價值獲得方式的調(diào)查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6期
4 虞國榮;課堂“爭議”的教學價值和組織實施[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4年03期
5 陳夢稀;教學價值辨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6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的特性及其變革啟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年Z1期
7 許萍;;教學價值研究:進展與展望[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年03期
8 張文靜;孫勤;;體育教學價值研究述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年12期
9 羅儒國;王姍姍;;教學價值研究的回溯與反思[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郭雯霞;;關于教材范例教學價值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長吉;;我國傳統(tǒng)教學價值觀念回溯[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長吉;常亞慧;;試論西方教學價值觀念的主要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遲艷杰;;教學意味著“生活”[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4 王世輝;;淺議歷史教科書中“零碎材料”的教學價值[A];2013年8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繆鴻;;生成——在超越中演繹精彩[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于勝波;張健飛;遲彥艷;高海斌;劉杰;隋鴻錦;;具有獸醫(yī)學教學價值的馬的整體塑化標本的制作技術[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河南 羅穎華;如何利用初中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率[N];學知報;2010年
2 楊綠 編譯;質(zhì)疑者:沒有未來,也沒有任何教學價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冬巖;實踐智慧:一種可能的教學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迎利;初中說明文的教學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2 朱玉露;學生錯誤的教學價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3 薛桂琴;教學價值觀念的走向:從工具化轉向生命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彭喜盈;生態(tài)哲學視域下語文教學價值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5 張彥(韋華);論“因材施教”[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6 韓超;從科學探究視角研究科學家故事的教學價值[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7 盛佳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本解讀和教學價值確定[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8 劉倫;課堂視覺文化的教學價值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9 陸平平;信任的教學價值及其實現(xiàn)[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10 章霞;論語文教學價值的生成與創(chuàng)新[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891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9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