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03:34
概括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既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也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小學第三學段學生語文概括能力發(fā)展與提高,主要是根據(jù)語文教材內(nèi)容,在語文教師的課堂講解與閱讀練習中獲得。學生概括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能夠針對語文閱讀文本材料進行提煉總結,掌握文本主要意思;能夠針對閱讀文本的部分內(nèi)容進行局部概括;能夠在概括總結的過程中,歸納文本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創(chuàng)作態(tài)度等。小學語文概括能力教學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集中反映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技巧和學習水平。同時,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與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能力教學是這一階段的難點問題,概括能力發(fā)展的核心是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展水平,小學第三學段學生步入抽象邏輯思維的初始階段,對于概括分析、總結歸納這種抽象思維活動還比較陌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如何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啟發(fā)學生的概括興趣,發(fā)散學生的概括思維,是當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筆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與概括分析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概括內(nèi)容不全面,語言表達不簡潔;不清楚概括的要...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獻綜述
1.關于概括能力內(nèi)涵方面的研究
2.關于概括能力培養(yǎng)策略方面的研究
3.當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
2.文本分析
3.課堂觀察
4.訪談法
一、概括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
(一)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
(二)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
(三)高階思維理論
二、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diào)查
(一)學生概括能力測試文本分析
(二)概括能力培養(yǎng)課堂觀察分析
(三)概括能力培養(yǎng)教師訪談
(四)培養(yǎng)現(xiàn)狀總結及存在問題
三、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要求與表達標準”層級體系研究
(一)課程標準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課程標準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課程標準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二)語文教科書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語文教材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語文教材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三)語文測試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語文測試中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語文測試中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四)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能力層級體系
1.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能力層級體系
2.小學語文第三學段不同文體概括要求
四、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教師和學生均要明晰不同文體的概括要求及標準
(二)語文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概括的思維訓練過程
1.運用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2.引領方法,引導學生縱深思考
3.有效促進,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4.循序漸進,尊重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三)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掌握概括的基本方法
1.記敘文的概括方法
2.說明文的概括方法
五、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課例
(一)教學設計
(二)課堂實錄
(三)教學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 張金甫.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09)
[2]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 王立榮. 赤峰教育學院學報. 2000(02)
[3]語言:師生心靈之約[J]. 王. 教育研究. 2002(02)
[4]探析接受美學與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J]. 李玲. 教育與職業(yè). 2004(20)
[5]影響閱讀理解因素的探討[J]. 余建華. 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2001(11)
[6]既要讀“進去”,又要讀“出來”——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陳慶新. 學科教育. 2004(12)
[7]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J]. 范愛紅. 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
[8]對話理論與語文教育[J]. 鄭國民,黃顯涵. 語文教學通訊. 2003(15)
[9]在閱讀教學中訓練概括能力[J]. 徐廷坤.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1(09)
[10]如何開展整體閱讀教學[J]. 周君奇 ,黃坤鵬.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1(19)
博士論文
[1]閱讀教學對話研究[D]. 慕君.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小學語文概括方法教學的研究[D]. 蔣卉卉.上海師范大學 2018
[2]小學記敘文復述教學的研究[D]. 金葉.上海師范大學 2016
[3]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 郭華.天津師范大學 2014
[4]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其策略研究[D]. 劉麗書.東北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723364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獻綜述
1.關于概括能力內(nèi)涵方面的研究
2.關于概括能力培養(yǎng)策略方面的研究
3.當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
2.文本分析
3.課堂觀察
4.訪談法
一、概括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
(一)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
(二)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
(三)高階思維理論
二、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diào)查
(一)學生概括能力測試文本分析
(二)概括能力培養(yǎng)課堂觀察分析
(三)概括能力培養(yǎng)教師訪談
(四)培養(yǎng)現(xiàn)狀總結及存在問題
三、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要求與表達標準”層級體系研究
(一)課程標準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課程標準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課程標準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二)語文教科書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語文教材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語文教材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三)語文測試對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1.語文測試中對記敘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2.語文測試中對說明類文本的概括要求分析
(四)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能力層級體系
1.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概括能力層級體系
2.小學語文第三學段不同文體概括要求
四、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教師和學生均要明晰不同文體的概括要求及標準
(二)語文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概括的思維訓練過程
1.運用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2.引領方法,引導學生縱深思考
3.有效促進,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4.循序漸進,尊重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三)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掌握概括的基本方法
1.記敘文的概括方法
2.說明文的概括方法
五、小學語文第三學段學生概括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課例
(一)教學設計
(二)課堂實錄
(三)教學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 張金甫.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09)
[2]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 王立榮. 赤峰教育學院學報. 2000(02)
[3]語言:師生心靈之約[J]. 王. 教育研究. 2002(02)
[4]探析接受美學與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J]. 李玲. 教育與職業(yè). 2004(20)
[5]影響閱讀理解因素的探討[J]. 余建華. 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2001(11)
[6]既要讀“進去”,又要讀“出來”——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陳慶新. 學科教育. 2004(12)
[7]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J]. 范愛紅. 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
[8]對話理論與語文教育[J]. 鄭國民,黃顯涵. 語文教學通訊. 2003(15)
[9]在閱讀教學中訓練概括能力[J]. 徐廷坤.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1(09)
[10]如何開展整體閱讀教學[J]. 周君奇 ,黃坤鵬.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1(19)
博士論文
[1]閱讀教學對話研究[D]. 慕君.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小學語文概括方法教學的研究[D]. 蔣卉卉.上海師范大學 2018
[2]小學記敘文復述教學的研究[D]. 金葉.上海師范大學 2016
[3]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 郭華.天津師范大學 2014
[4]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其策略研究[D]. 劉麗書.東北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723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2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