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地區(qū)小學“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訓練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08:43
2015年國家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fā)《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以來,我國各級中小學高度重視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當今足球運動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粵北地區(qū)為廣東省乃至國家培養(yǎng)了如譚凱元、張煜杰和張志豪等優(yōu)秀的足球運動員,為了夯實廣東省足球人才根基,提高粵北地區(qū)足球發(fā)展水平,推動校園足球切實有效的發(fā)展。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問卷調(diào)查、SWOT分析和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對2018年教育部認定的粵北地區(qū)14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小學足球訓練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與研究。結果表明:(1)粵北地區(qū)14所小學中,足球隊隊員中有60%以上的年齡分布在11-12歲,忽略7-9歲低年級足球隊隊員的選拔與培養(yǎng);足球隊員主要以個人愛好和鍛煉身體為動機參加足球訓練;80%以上的足球隊員認為足球訓練對文化課的學習基本不受影響;足球隊員接受足球訓練年限在半年以上兩年以下約占到70%。(2)粵北地區(qū)14所小學足球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從足球教師的學歷上看,85.71%為本科生,14.29%為研究生;對培訓提高方面重視不足,足球教師接受的培訓次數(shù)偏少。(3)粵北地區(qū)14所小學對校園足球工作充分重視,配...
【文章來源】:廣州體育學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的年齡分布圖(N=132)
圖 2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和比賽的主要動機分布圖(N=132)分析原因: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和比賽的主要動機的分別是個人愛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和崇拜球星;考試加分的僅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3.79%,說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慢慢的向素質(zhì)教育邁進,不是逼著孩子去學,而是孩子主動要學,這樣一來,一方面校園足球才有持續(xù)發(fā)展下去的可能。另一方面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只有動機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簡單來說也就是興趣;教練選中只有 5.30%,一定程度上說明粵北地區(qū)在運動選材上缺乏管理和整個粵北地區(qū)的師資水平存在較大的關系。4.1.3 足球隊員參與訓練對文化課學習影響情況的最終目標調(diào)查分析就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雖然說青少年校園足球是體育的一部分,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參加足球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依然是一對矛盾體,“學訓”問題一直影響著我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對于一些喜愛足球的青少年,是選擇將時間花費在文化課上還是花費在體育訓練上始終是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一個難題,
圖 3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對文化課學習影響情況分布圖(N=132)分析原因:根據(jù)圖 3 的調(diào)查結果可看出,有 60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沒有影響,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45.45%;有 30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的影響一般,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22.73%;有 16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12.12%;有占不到 20%的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是有影響的。由此看出,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的體力和智力處于最佳結合而相得益彰,從而促進學生文化成績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學生責任感[46]。家長們應更加支持孩子們的體育運動,把體育運動變成一種教育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1.4 足球隊員接受足球訓練年限的調(diào)查分析校園足球訓練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程,這個項目要求我們需要從娃娃抓起,特別是在小學,諸多素質(zhì)中都處于敏感期[47],也就是黃金時期。接受足球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校園足球與青訓體系的有機銜接[J]. 汪升,龔波,陶然成,劉晶.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8(03)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頒布10周年的紀念[J]. 毛振明. 體育教學. 2017(05)
[3]我國校園足球發(fā)展中政府職能定位研究[J]. 邱林,戴福祥,張廷安.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6(06)
[4]發(fā)展校園足球現(xiàn)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 劉世宏,陳海.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5(04)
[5]開展校園足球活動需要理念引領[J]. 張廷安.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5(08)
[6]上海市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董眾鳴,柳志剛.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5(04)
[7]巴西足球運動發(fā)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 吳建喜,李可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5(04)
[8]德國的城市體育規(guī)劃——以美茵河畔法蘭克福為例[J]. 張修楓. 體育科研. 2015(02)
[9]荷蘭足球歷史崛起與持續(xù)發(fā)展探究[J]. 浦義俊,吳貽剛.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01)
[10]德國青少年足球發(fā)展研究[J]. 張斌. 體育文化導刊. 2014(12)
博士論文
[1]我國校園足球內(nèi)涵式發(fā)展研究[D]. 傅鴻浩.北京體育大學 2016
[2]美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組織支撐研究[D]. 謝晨.北京體育大學 2013
[3]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D]. 張輝.北京體育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中韓校園足球管理體系比較研究[D]. 吳基星.吉林大學 2015
[2]貴州省都勻市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杜波.成都體育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220263
【文章來源】:廣州體育學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的年齡分布圖(N=132)
圖 2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和比賽的主要動機分布圖(N=132)分析原因: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和比賽的主要動機的分別是個人愛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和崇拜球星;考試加分的僅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3.79%,說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慢慢的向素質(zhì)教育邁進,不是逼著孩子去學,而是孩子主動要學,這樣一來,一方面校園足球才有持續(xù)發(fā)展下去的可能。另一方面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只有動機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簡單來說也就是興趣;教練選中只有 5.30%,一定程度上說明粵北地區(qū)在運動選材上缺乏管理和整個粵北地區(qū)的師資水平存在較大的關系。4.1.3 足球隊員參與訓練對文化課學習影響情況的最終目標調(diào)查分析就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雖然說青少年校園足球是體育的一部分,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參加足球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依然是一對矛盾體,“學訓”問題一直影響著我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對于一些喜愛足球的青少年,是選擇將時間花費在文化課上還是花費在體育訓練上始終是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一個難題,
圖 3 足球隊員參加訓練對文化課學習影響情況分布圖(N=132)分析原因:根據(jù)圖 3 的調(diào)查結果可看出,有 60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沒有影響,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45.45%;有 30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的影響一般,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22.73%;有 16 位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占被調(diào)總數(shù)的 12.12%;有占不到 20%的足球隊員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文化學習是有影響的。由此看出,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的體力和智力處于最佳結合而相得益彰,從而促進學生文化成績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學生責任感[46]。家長們應更加支持孩子們的體育運動,把體育運動變成一種教育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1.4 足球隊員接受足球訓練年限的調(diào)查分析校園足球訓練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程,這個項目要求我們需要從娃娃抓起,特別是在小學,諸多素質(zhì)中都處于敏感期[47],也就是黃金時期。接受足球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校園足球與青訓體系的有機銜接[J]. 汪升,龔波,陶然成,劉晶.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8(03)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頒布10周年的紀念[J]. 毛振明. 體育教學. 2017(05)
[3]我國校園足球發(fā)展中政府職能定位研究[J]. 邱林,戴福祥,張廷安.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6(06)
[4]發(fā)展校園足球現(xiàn)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 劉世宏,陳海.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5(04)
[5]開展校園足球活動需要理念引領[J]. 張廷安.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5(08)
[6]上海市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董眾鳴,柳志剛.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5(04)
[7]巴西足球運動發(fā)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 吳建喜,李可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5(04)
[8]德國的城市體育規(guī)劃——以美茵河畔法蘭克福為例[J]. 張修楓. 體育科研. 2015(02)
[9]荷蘭足球歷史崛起與持續(xù)發(fā)展探究[J]. 浦義俊,吳貽剛.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01)
[10]德國青少年足球發(fā)展研究[J]. 張斌. 體育文化導刊. 2014(12)
博士論文
[1]我國校園足球內(nèi)涵式發(fā)展研究[D]. 傅鴻浩.北京體育大學 2016
[2]美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組織支撐研究[D]. 謝晨.北京體育大學 2013
[3]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D]. 張輝.北京體育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中韓校園足球管理體系比較研究[D]. 吳基星.吉林大學 2015
[2]貴州省都勻市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杜波.成都體育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220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2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