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的調查研究
【學位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G623.8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依據
1.2 選題意義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文獻綜述
2.1.1 校園網球的概念界定
2.1.2 第二課堂的概念界定
2.1.3 短式網球的概念界定
2.2 國內外研究現狀
2.2.1 小學體育教學的研究
2.2.2 高校及中學網球教學的研究
2.2.3 小學網球教學研究
2.2.4 國內研究的評述
2.3 國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2.3.1 國外研究的現狀
2.3.2 國外研究的評述
第3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3.2.2 問卷調查法
3.2.3 訪談法
3.2.4 數理統(tǒng)計法
3.2.5 邏輯分析法
第4章 結果與分析
4.1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的開展現狀
4.1.1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開展的分布情況
4.1.2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開課時間和次數
4.2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的師資狀況
4.3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的場地器材狀況
4.3.1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場地情況
4.3.2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器材情況
4.4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教學現狀
4.4.1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課教學內容分析
4.4.2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教學效果情況
4.4.3 萍鄉(xiāng)市城區(qū)小學網球“第二課堂”網球比賽情況分析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亞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小學體育教學機制系統(tǒng)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年10期
2 吳夢;;昆明市普通高校網球運動發(fā)展淺析[J];思想戰(zhàn)線;2015年S1期
3 馬利超;崔新龍;;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以甘肅省邊遠貧困地區(qū)農村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年S1期
4 湯薇;;小學體育教學中“目標式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07期
5 劉繼宏;;美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技術主題方法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3年05期
6 邵偉德;武超;李啟迪;;建國以來九次課改小學體育教材內容變化的特征與動因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7 夏露;;合作學習在小學網球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2年02期
8 馮紅靜;陳波;;美國小學體育教學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年12期
9 朱婉寧;殷鼎;;成都市中小學“校園網球文化課”的發(fā)展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戴立波;蔣立旗;;中小學網球初級教學的開展現狀和發(fā)展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碩;我國小學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培養(yǎng)方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衛(wèi)幸幸;小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與學業(yè)成績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陳暢;長笛在小學第二課堂的教學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年
3 段菊紅;陜西省青少年網球賽事的開展及推廣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6年
4 李翔;多元目標視角下高職體育第二課堂現狀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6年
5 李娜;揚州市區(qū)小學體育器材設施資源配備及運用的調查與分析[D];揚州大學;2014年
6 朱世霞;成都試點小學校園網球開展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2年
7 聶麗霞;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68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86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