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研究(1904-1937)
本文選題:小學語文教科書 + 老課本; 參考:《河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教科書作為觀念與內容的載體,是一種社會文化選擇的結果。而作為教科書內容反映與表達的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亦體現著教育對學生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價值觀等方面的塑造與期待,蘊含著某種價值取向。因此,對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研究,是探究教科書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視角。本文以1904-1937年為時間節(jié)點,按照小學語文教科書發(fā)展脈絡劃分為清末、民初、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三個階段,從各個階段小學語文教科書人物形象編選背景入手,著重對各個時期教科書中主要呈現的人物形象進行介紹,進而發(fā)掘人物形象背后所蘊含的價值取向。最后,總結清末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人物編選的經驗啟示,提出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在內容選擇和人物編選時,要體現時代發(fā)展訴求,同時也要注重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要體現兒童視角,注重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相適應;要體現人物形象多元化,注重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生活化等幾點建議。
[Abstract]:As the carrier of concept and content, the textbook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oice, and the character image in the textbook, as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also embodies the cre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education to students' behavior, moral quality, values and so on. Therefore, it contains some value orient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textbook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extbook.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xtbooks, with 1904-1937 years as the time node,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racter selec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from various stages. Hand, focu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textbooks in each period, and then explo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behind the characters. Finally,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character selection of the primary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current primary language textbooks shoul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mbody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an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to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charact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ays of presentation, and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life.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2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俊霞;;訓政時期國民黨“黨化教育”之論爭——以教育領域為核心的考察[J];理論界;2013年01期
2 王世光;;論近百年中小學教科書中的黃帝形象[J];教育學報;2012年01期
3 李恭忠;;孫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變[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屠錦紅;徐林祥;;六十年來語文課程性質研究之回顧與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6期
5 王泉根;;談談兒童文學的敘事視角[J];語文建設;2010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小鷗;清末民初教科書的啟蒙訴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江平;百年中國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榜樣人物選取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2 任曉玲;民國初期女子國文教科書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3 徐紅玉;葉圣陶小學國語教科書選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孫藝旗;1933年《復興國語教科書》選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張俊博;民國時期小學語文教科書《開明國語課本》結構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6 張正晨;清末小學國文教科書插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7 董春亮;從語文教科書中榜樣人物看主流價值觀的體現[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顧煒;清末初等小學堂女子國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9 杜嬌玲;民初小學國文教科書中的民主政治[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10 徐敏娜;大陸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人物形象比較[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82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98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