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教學的“已然”“實然”與“應然”——例談“學為中心”背景下的“唐宋詞”教學
本文選題:唐宋詞教學 + 學生本位; 參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年12期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每階段的"學段目標與內容"中,都指明了對詩詞教學的具體要求。我們的唐宋詞教學,無論是中年級還是高年級,理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情境想象。"體驗""想象",都啟示我們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主觀能動的。唐宋詞教學必須關注"學為中心""學生本位"。本文呈現(xiàn)當前唐宋詞教學中"學生本位"被忽視或者無視的教學現(xiàn)實;分析唐宋詞教學中"學生本位"缺失的主要原因;結合筆者的課堂實踐探索,從"先學后教""品評鑒賞""比讀啟思"三個方面提出教學建議。
[Abstract]:In each stage of "the goal and content of Learning paragraph",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indicates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poetry. Our teaching of Tang and Song ci, whether in middle or senior grade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al imagination. "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ll enlighten us that our students' learning must be subjective and dynamic. The teaching of ci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ust focus on "learning as the center" and "student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teaching reality that "student-centered" is ignored or ignored in Tang and Song ci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tudent-centered" deficiency in Tang and Song ci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author's classroom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learning first, teaching befor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作者單位】: 景寧畬族自治縣第一實驗小學;
【分類號】:G62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鄧小華;;論學生本位[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江文;劉健;張敏強;陳燕梅;吳東濤;;學生本位視角的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2 李小聰;;學生本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3 郭佳艷;;心理健康教育視域中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年12期
4 周軍;劉婭;;基于學生本位的《數(shù)據結構》課程教學設計探討[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5 王永;;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學生本位[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趙旭華;鄺藝光;吉木斯;;基于“雙三元”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學習領航與就業(yè)導向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袁珂;基于學生本位視角的留學生課堂教育傳播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王繼平;人本視野下中職學校頂崗實習教育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魯潔;;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態(tài)適應的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2 魯潔;;教育的原點:育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3 李曉燕;;學生的權利和義務論綱[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10期
4 張志勇;;論人的個性發(fā)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樊華強;高等教育視野中的人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海明;珍惜生命:唐宋詞人生意蘊之本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張錦;唐宋詞解讀的新視角——讀《唐宋詞與人生》[J];蘇州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陶風;《唐宋詞匯評·兩宋卷》出版[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劉清華;;唐宋詞中的“月亮-女人”模式[J];蘭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5 錢錫生;;論唐宋詞的吟誦傳播[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宋秋敏;;論唐宋詞的娛樂功能[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張翠愛;;對唐宋詞中珍惜時間詞篇的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8 高靜;;以悲為美——論唐宋詞中的傷感意緒[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01期
9 趙雪沛;陶文鵬;;論唐宋詞“點染”的藝術[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李明華;;新世紀文化學視野下的唐宋詞研究——以劉尊明《唐宋詞與唐宋文化》為中心[J];天中學刊;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吳惠娟;;略論唐宋詞聲情相諧的美學特征[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洪豆豆;;唐宋詞研究的開拓深化之作——評劉尊明先生《唐宋詞綜論》[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3 ;新書導報[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宋紅;;古詩之吟唱[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諸葛憶兵;《唐宋詞與人生》——平常人生與繽紛艷情[N];中國教育報;2002年
2 鄧紅梅;人生意蘊是“第一生命力”[N];光明日報;2005年
3 陽梅;《唐宋詞名篇講演錄》搖著電影鏡頭穿唐過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范松義;文本正讀、語境還原與唐宋詞學理論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岳洪治;從《唐宋詞百首淺釋》開始[N];光明日報;2006年
6 鄧紅梅;唐宋詞史研究的新開拓[N];中華讀書報;2002年
7 王兆鵬 汪超;把詞當作藝術品來研究[N];中華讀書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葉輝;大眾讀書的習慣應當倡導[N];光明日報;2005年
9 ;讀書常不寐 嫉惡終不改[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宋秋敏;“流行歌曲”視角下的唐宋詞[D];蘇州大學;2008年
2 錢錫生;唐宋詞傳播方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3 辛衍君;唐宋詞意象的符號學闡釋[D];蘇州大學;2005年
4 李青;唐宋詞與楚辭[D];蘇州大學;2006年
5 東方喬;論佛教對唐宋詞的影響[D];河北大學;2003年
6 李飛躍;唐宋詞體論要[D];北京大學;2012年
7 王麗慧;從唐宋詞到當代流行歌曲[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寒娥;傳播學視野下的唐宋詞分析[D];內蒙古大學;2005年
2 金度燃;論唐宋詞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D];蘇州大學;2015年
3 王育紅;小學唐宋詞教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謝珊珊;休閑文化與唐宋詞[D];暨南大學;2007年
5 韓國彩;論唐宋詞娛樂功用的歷史呈現(xiàn)與原因[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程瑋;唐宋詞語體風格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7 王雅南;論日本的唐宋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文敏;近五十年來英語世界中的唐宋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9 陳朝霞;胡樂對唐宋詞的隱性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魏學宏;從情景關系看唐宋詞境的流變[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81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98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