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視角下基礎教育美術教學實踐拾錦
本文關鍵詞:新課程視角下基礎教育美術教學實踐拾錦
更多相關文章: 創(chuàng)造力 自信 意識
【摘要】: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一種全新的課程與教學觀,即樹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觀點,并與生活相聯系,從統(tǒng)一規(guī)格的教學模式轉向個性化教學模式,從教師權威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注重評價的發(fā)展內涵。
【作者單位】: 銀川市西夏區(qū)奕龍小學;
【分類號】:G623.75
【正文快照】: 美術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能力、發(fā)展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美術教學在農村地區(qū)教學中,嚴重被邊緣化,普遍不被重視,甚至放棄。作為美術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如何更新觀念,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如何溝通生活,充分開發(fā)當地課程資源以提高農村美術教學水平?如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翠芬;;淺談如何轉變教學觀念[J];學周刊;2011年21期
2 溫常保;“三主”思想與優(yōu)化教學[J];玉溪師專學報;1997年03期
3 黃振軍;;淺談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角色的改變[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年03期
4 秦恒江;;淺析正確的美術教育教學觀[J];黑河教育;2014年06期
5 單蓮芳;教學案例的撰寫[J];小學教學參考;2005年27期
6 卜慶立;;轉變教學觀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21期
7 房學永;;關于“改錯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0年11期
8 林龍珠;;淺談如何把和諧教學運用到實際教學中[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1期
9 張東興;;構建“以生為本”的新型“識字教學觀”[J];小學語文教學;2013年24期
10 孫春成,王增昌;發(fā)展立體思維 培育創(chuàng)新英才——關于立體教學的對話[J];語文教學通訊;2003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劉炳德;;我的教學觀[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2 潘云鳳;;如何使寫作教學更加完美[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3 呂貴;;信息技術教學之我見[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4 趙麗娟;;協調教學觀,促進學生有效參與[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5 馬智慧;;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需要新的教學觀[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6 武風英;;淺談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A];2014年6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7 梁儼靈;;淺析新世紀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觀[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8 張穎;高健;;啟發(fā)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小學副校長 李明新;提升價值是有效教學的嶄新追求[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山東省寧陽縣鶴山鄉(xiāng)中心小學 孫煥荔;主體要發(fā)揮,個性要發(fā)展[N];學知報;2011年
3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耿車中心小學 王云艷;讓教學機智點燃孩子智慧的火花[N];學知報;2011年
4 萊蕪市實驗小學 張英嘯;在開放的教學中張揚學生個性[N];萊蕪日報;2007年
5 臨潁縣窩城鎮(zhèn)前胡小學 張小穎;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N];學知報;2010年
6 金鄉(xiāng)實驗小學 丁紅亞;試論“生本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N];學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樊衛(wèi)東;突出素質教育 爭創(chuàng)省級一流[N];陜西科技報;2010年
8 化子坪中心小學 趙國恩 劉振華;淺談學困生的轉化[N];延安日報;2011年
9 呂益新邋本報記者 蓬國龍 周軍;實施新課改 促進新理念[N];黔西南日報;2008年
10 ;發(fā)揮實驗小學的龍頭作用 促進城鄉(xiāng)教研均衡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紅云;白族文化在大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曉麗;教學是一種良心活?[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3 黨婷;教室情境中的教學公正[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4 胡芳;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對教師學科教學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5 顧紓;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6 孫蓮;基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微課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7 潘園園;小學“數與代數”教學的意義建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朱穎;小學語文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9 劉正才;鎮(zhèn)江市中山路小學過程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慧;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信息呈現方式設計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08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0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