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科書人物形象的對比分析——以人教版和蘇教版教科書為例
本文關鍵詞:小學語文教科書人物形象的對比分析——以人教版和蘇教版教科書為例
【摘要】:語文教學承擔著文化傳承、價值浸潤的責任,而語文課堂中所使用的教科書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學生思想、態(tài)度、價值觀的建構。本文對現(xiàn)在使用較為廣泛的人教版和蘇教版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個版本的教材存在的共同問題在于:(1)成年人物形象多于少年兒童人物形象,具有成人化傾向;(2)男性形象比女性形象明顯更豐富,重男性,輕女性;(3)人物形象的國別傾向于國內(nèi);(4)人物形象的職業(yè)傾向于科學家、文學家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yè),具有精英化特點;诖,特提出給教師處理教材的建議:(1)正確處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2)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平衡國內(nèi)外文化;(3)消除性別歧視,樹立男女平等觀念。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
【關鍵詞】: 教科書 人物形象 對比分析
【分類號】:G623.2
【正文快照】: 文化傳承是教育的功能之一,而教科書正是這種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是人類文化的濃縮與提煉,將傳統(tǒng)習俗、道德規(guī)范、價值觀點、審美情趣、認知成果等人類文化精粹,經(jīng)過精致、簡約、系統(tǒng)的編制后傳遞給受教育者。教科書中的人物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其情感、行為方式、道德品質(zh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承憲;從“山鄉(xiāng)巨變”中的幾個人物娗人物形象的Ru造[J];山東大學學報(中國語言文學版);1959年01期
2 邱小祥;演員舞臺人物形象要領初探[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3 吳淼;;美國反恐電影的人物形象演變[J];文教資料;2012年27期
4 于兆全;;怎樣分析人物形象[J];少年天地;2003年Z1期
5 翁世榮;;維妙維肖——淺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J];語文教學通訊;1979年04期
6 劉榮林;一個不成功的人物形象——關仁山《九月還鄉(xiāng)》九月形象略論[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7 蕭功秦;從《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看歷史范式的轉(zhuǎn)換[J];探索與爭鳴;2003年06期
8 曹建華;;如何用“愛”來塑造真實動人的人物形象[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9 楊鯤鵬;張麗花;;山東人形象的重構——《闖關東》人物形象的另類解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王悅;;《離騷》人物形象及其蘊涵思想探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奇;;演員都應該寫人物自傳[A];電影表演創(chuàng)新集——第九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3年
2 布莉華;;《重耳出亡》中一組個性鮮明的女性配角系列[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3 桑鳳平;俞海萌;;試論中日古典怪誕小說的“同途殊歸”——《蛇性之淫》與《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人物形象對比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4 石云龍;;現(xiàn)代人價值觀的折射——試評懷特筆下人物形象斯坦·帕克[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5 吳鳳森;;識個性探內(nèi)涵提升自我——欣賞小說典型形象[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6 馮奇;;論郭沫若歷史劇的人物特質(zhì)[A];“郭沫若在日本”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1988年
7 王雙;;新時期《詩經(jīng)》人物形象研究述評[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8 李默然;;對戲劇現(xiàn)狀的思考[A];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9 于洋;;如何擺正自己的地位[A];電影表演創(chuàng)新集——第九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3年
10 盧燕麗;;《詩經(jīng)》人物形象的文化史意義[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七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商南縣劇團 程剛;如何塑造人物形象[N];商洛日報;2008年
2 鄭恩波;人物是小說的生命[N];中國文化報;2011年
3 中國劇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董偉;中國話劇長廊新的人物形象[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王娟;塑造讓人信服的警察人物形象[N];人民公安報;2014年
5 白彬華 (北京市西城區(qū)教研中心);如何輔導兒童畫好人物形象[N];中國藝術報;2004年
6 貴州黔西職中 文先慧;淺析魯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N];大眾科技報;2007年
7 胡應明;從人格原型到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造與躍升[N];中國文化報;2013年
8 浙江省蘭溪市蘭蔭中學 李澍根;小說教學芻議[N];學知報;2010年
9 陜西省黃陵縣總工會 張秋亞;演員對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表現(xiàn)[N];大眾科技報;2009年
10 貴州大學2003級漢語言文學(師范) 雷雨;淺談《新歡》中的人物形象[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特木爾巴根;“新時期”科爾沁蒙古語小說獨特人物形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2 嚴麗珍;論巴金小說中的人物形象[D];復旦大學;2008年
3 蔡益懷;香江浪子悲歌[D];暨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月;論《飼育》與《拔芽擊仔》中的自我覺醒[D];遼寧大學;2015年
2 袁擁霞;《緘默的回聲》(第二、三部分)翻譯實踐報告[D];寧夏大學;2015年
3 韓東峻;朝鮮社會主義建設題材小說的人物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李瑩;“鴉片戰(zhàn)爭”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電影表達[D];山西大學;2015年
5 趙萍萍;翻譯美學視角下《死魂靈》漢譯本中人物形象的審美再現(xiàn)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敏瑜;基督教倫理視角下的《德伯家的苔絲》人物形象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7 華雪;淺談中國古典舞劇目創(chuàng)作中的意境與人物形象[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8 安婷;對作品《有喜》中人物形象“動情合一”的探索[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9 胡琴心;論人物形象的個性語言塑造[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10 胡會欣;1990年代以來朗·霍華德電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44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04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