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影響因素研究——以云南省為例
本文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影響因素研究——以云南省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云南省 農村義務教育 經費保障 公共服務 政府財力 教育產業(yè)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摘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作為基本公共服務重要內容之一的義務教育在云南省的財政支出總額并不低,但云南省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水平與全國特別是東部地區(qū)相比卻存在較大差距。為保障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應從義務教育經費標準著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區(qū)、貧困"的特殊省情對義務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程度,最終實現(xiàn)根據(jù)客觀需要確定支出標準的目標。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山區(qū)面積是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支出產生顯著影響的主要因素。
【作者單位】: 云南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關鍵詞】: 云南省 農村義務教育 經費保障 公共服務 政府財力 教育產業(yè)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1173179) 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一般課題(Y12004) 云南財經大學科學研究項目(YC2012D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22.3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一國經濟發(fā)展、國力提升離不開人才的培養(yǎng),而作為人才培養(yǎng)基礎階段的初級教育,對于國家整體實力及國民素質的提升則更具有決定性作用。從公共產品理論來說,初級教育具有較高的社會溢出效應,其社會總收益大于成本支出,相關成本及支出應該由政府承擔,并強制適齡兒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伏潤民;常斌;繆小林;;我國地區(qū)間公共事業(yè)發(fā)展成本差異評價研究[J];經濟研究;2010年04期
2 司曉宏;楊令平;;當前我國西部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形勢分析[J];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3 付衛(wèi)東;崔民初;;“新機制”實施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擠出效應”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4 劉英娜;汪曦;張雪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運行狀況與改進策略——基于湖北省三縣(市)的調研[J];教育財會研究;2012年04期
5 王燕妮;王偉杰;;加強標準化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基于對密山市農村義務教育的調研[J];教育財會研究;2012年05期
6 余蓮;賀亮;馬偉娜;;湖南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調研報告[J];教育財會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國平;王正攀;曹躍群;;西部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地區(qū)差異的實證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11期
2 曹藝;賈亞男;;民族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內部差異的分析——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為例[J];改革與戰(zhàn)略;2011年09期
3 高秀麗;王愛虎;;區(qū)域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體系及實證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0年04期
4 繆小林;師玉朋;郭曉明;;非均衡發(fā)展模式下的省域公共服務差距及解釋——以義務教育為例[J];財經科學;2013年02期
5 楊雅琴;;我國轉移支付制度的目標、路徑及結果——以云南省為例[J];改革與戰(zhàn)略;2013年09期
6 關潔;馮睿琪;;教育專項轉移支付的擠出效應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年26期
7 伏潤民;王衛(wèi)昆;常斌;繆小林;;我國規(guī)范的省對縣(市)均衡性轉移支付制度研究[J];經濟學(季刊);2012年01期
8 張心昌;趙偉;;我國農村公共投資績效評價——基于三階段DEA[J];技術經濟;2011年09期
9 常風華;;實現(xiàn)縣域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10 楊令平;司曉宏;;西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現(xiàn)狀調研報告[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曾紅穎;;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體系及轉移支付效果評價[A];中國第四次人的發(fā)展經濟學研討會——理論構建、實踐構建與人的發(fā)展經濟學的大眾化網絡化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強;我國義務教育財政模式與選擇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孔令明;民營化對市政公用企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楊令平;西北地區(qū)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安全;一個西部縣農村教師結構五十年的變遷[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劉善槐;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與道義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秀柱;貴州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侯佳;西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昕;將選調生機制引入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策略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海潮;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英濤;云南省現(xiàn)代服務業(yè)主導行業(yè)的選擇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1年
6 費麗君;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制度的經濟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7 李瑞書;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鄉(xiāng)村學校教育的文化選擇[D];西南大學;2012年
8 徐英奇;我國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均等化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陳向東;空間視角的流域經濟發(fā)展成本差異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10 董國紅;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鮑傳友;中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差距的政策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劉溶滄,焦國華;地區(qū)間財政能力差異與轉移支付制度創(chuàng)新[J];財貿經濟;2002年06期
3 馬國賢;;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政策研究[J];財政研究;2007年10期
4 王紅;論公共財政框架下教育財政制度的變革[J];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5 侯振廷;對密山市優(yōu)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的幾點看法[J];黑龍江教育;2000年Z1期
6 范先佐;曾新;;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必須慎重處理的若干問題[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1期
7 范先佐;付衛(wèi)東;;農村義務教育新機制:成效、問題及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佘國信 ,陳秋華;地方政府間財政職能的同一性[J];經濟研究參考;1999年25期
9 劉尚希;楊元杰;張洵;;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公共財政制度[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40期
10 溫濤,冉光和,熊德平;中國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J];經濟研究;2005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督導與評估研究中心 執(zhí)筆人 劉芳 史亞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9年04期
2 本刊記者;;規(guī)范教育收費頒“鐵規(guī)”[J];四川教育;2006年Z1期
3 ;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J];安徽教育;2007年05期
4 高峰;;提高認識 加強領導 扎實工作 建立全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在云南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J];云南教育(視界版B);2006年01期
5 ;轉發(fā)《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督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J];陜西教育(行政版);2007年Z1期
6 宗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東風浩蕩[J];安徽教育;2007年04期
7 江晶;孫炎;;云南民族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的供給需求分析[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云南省教育廳關于2011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考試工作的通知[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1年05期
9 ;回放[J];云南教育(視界版B);2005年12期
10 王煥清;;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背景分析[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艷立;徐玲;;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現(xiàn)狀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祥云;范麗萍;;農村義務教育最低保障財政需求與縣財政供給能力分析——以湖北為例[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傅光明;李艷明;;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公共產品供給研究[A];湖北新農村建設的思路與對策——'2006湖北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范先佐;付衛(wèi)東;;農村義務教育新機制實施的背景、成效、問題及對策[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付衛(wèi)東;;“新機制”后農村義務教育政府財政責任再認:公共財政的視角[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張旺;;農村義務教育的推進歷程、特征分析及策略建議[A];2010年農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劉彥伯;;遼寧省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存在問題與對策[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賈勇宏;;教育腐敗對農村義務教育投資短缺的影響及其治理——尋租理論的視角[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劉寶超;;廣東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資助的政策與實施[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薛竹;;義務教育還需立足長遠放眼量[A];價格理論研究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駱耀明 通訊員 朱良強;銅山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N];徐州日報;2010年
2 郭豐文;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3 宗禾;中央財政累計下達2009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577.6億元[N];中國財經報;2009年
4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長助理 許云昭;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記者 王向華;春季開學西安市所有學校收費執(zhí)行統(tǒng)一標準[N];陜西日報;2009年
6 段春平;永平縣加大投入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N];大理日報(漢);2009年
7 王長江 石憲華;撫松加大投入推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N];長白山日報;2010年
8 記者 岳琴 通訊員 王國強;把農村義務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位置[N];恩施日報;2008年
9 李沙青邋李婷婷;云南將招3500名特崗教師[N];西部時報;2007年
10 記者 程墨;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工作[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趙全軍;中國農村義務教育供給制度研究(1978-2005)[D];復旦大學;2006年
3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張盛仁;基于人口流動的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陳靜漪;中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馮學軍;中國義務教育財政投入不均衡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7 曾以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8 張金英;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的動力機制及戰(zhàn)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劉惠林;中國農村教育財政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10 馬青;縣域內義務教育管理公共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勃;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唐琳;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3 李光琳;管理體制視野中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問題[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郭曉東;農村義務教育“分級管理”體制問題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肖暉;農村義務教育的公共供給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王忠元;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省級統(tǒng)籌”投入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佩涵;云南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狀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8 劉小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保障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佳;廣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10 余福貴;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體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08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0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