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教育評估機構權力的特性及范疇探析
本文關鍵詞:民間教育評估機構權力的特性及范疇探析
【摘要】:民間教育評估機構的權力是社會權力的一種,以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對政府、學校、學生、家長等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力;其權力具有持續(xù)性、專業(yè)性、服務性、獨立性、雙重性、評估主體多元性等特性;對學校教育日常辦學行為的監(jiān)督、學校教育質量水平的評估、學校教育發(fā)展的策略與建議是其權力的主要范疇。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民間教育評估機構 權力 特性 范疇
【基金】:2012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民間教育評估機構運行機制研究》(課題編號:12QN049)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G40-058.1
【正文快照】: 一、民間教育評估機構權力的內涵權力是主體利用某種資源,能夠控制客體并使其服從自己,實現(xiàn)主體意志和目標的一種社會力量和特殊影響力!皬膰遗c社會二元區(qū)分的角度可把存在于一個民族國家之中的權力區(qū)分為政治權力和社會權力兩種類型!盵1]社會權力指“社會主體以其所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道暉;;以社會權力制衡國家權力[J];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1999年0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平;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及歷史經(jīng)驗[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11期
2 項聰;;轉型期我國行政領導者的非職業(yè)化探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3 郭道暉;;認真對待權力[J];法學;2011年01期
4 鄒育根;;倫理道德變遷對政府領導方法有效性的影響[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楊柳;;淺談危機情境中的變革型領導[J];改革與開放;2011年02期
6 魏軍;后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J];國際論壇;2001年05期
7 周富強;;轉型期地方大學領導矛盾角色淺析[J];國際經(jīng)貿探索;2006年04期
8 李錫炎;;變革型領導是變危機為發(fā)展機遇的最佳選擇[J];甘肅理論學刊;2009年04期
9 王君;;領導者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分析——基于巴納德“權威接受論”的視角[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16期
10 王非凡;陳悅;;領導者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分析——基于巴納德“權威接受論”的視角[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長江;;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順偉;論村書記及其領導力生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郝冀;中國國有企業(yè)競爭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3 吳國如;超越他者,成為主體[D];河南大學;2011年
4 鄭娟;中共三代領導核心的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劉薇;現(xiàn)代政治寬容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6 彭湃;大學之治:道德領導的思維向度[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于學強;中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理論初探[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8 宋二姝;臺灣當局兩岸政治定位及影響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9 陳喜慶;當代中國黨際領導關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趙虹元;基礎教育教師課程權力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焉晶;中小學校長變革型領導行為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紀金平;我國業(yè)主大會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金琪;高中學優(yōu)生群體的德育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婕;局部之惡皆普遍之善:有關貪婪的性質與悖論之多層面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5 陳曉亮;政府行為與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的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唐敏;柔性領導力視野下服務型政府的權力構建[D];東華大學;2011年
7 李娟;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工作中的溝通問題探析[D];吉林大學;2011年
8 陳鍇;青少年學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選擇[D];西南大學;2011年
9 曹彩虹;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權威的重塑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劉鳳華;山東省素質教育改革下教師權威的重構[D];聊城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艷菊;;淺析教育理論的現(xiàn)實化——從教育理論的特性來看[J];文教資料;2008年01期
2 周清梅;;審美教育的特性與功能[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萬棣;;談新時期教師素質的特性——兼談教師服飾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探索;2009年03期
4 李培迎;陳明英;李晶;;談教學管理的四個特性[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9年02期
5 霍娟娟;;試論教育行政倫理的特性[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6 黃秀群;;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基本問題探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7 勾風云;關于素質教育的剖析[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呂紹明;;隱性教育:在把握特性中實現(xiàn)價值[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12期
9 龐振超;;人文學科的心理學基礎及其特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11期
10 吳建新;量化評估在德育評價中的地位及特性[J];連云港化工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傅林;;權力的制衡與積極的自由——美國1965年“初等與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實施過程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柏思;美國人的特性及其對美國教育的影響[N];法制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春光;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訓與抗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郝明君;知識與權力[D];西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焱;場域共生:教師權威與學生自由[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生芳;教育發(fā)展的權力與利益邏輯[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魏峰;農村教育民主與公民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951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