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及教育價值
本文關鍵詞: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及教育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王國維(1877年—1927年),是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在哲學、文學、美學、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領域都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成就非凡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正處于急劇變化的社會時期,救亡圖存和思想啟蒙是其兩個不變的主題。愛國知識分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救國救民的主張,其中不乏把教育當作“救命稻草”的人士。王國維逆流而上,批判和否定這種教育救國的思想,因為這種思想偏重于教育的實際功用性,強調的是教育科學技術,忽略了人性的發(fā)展與心靈的完善。王國維提出了以培養(yǎng)智德體美完全和諧的“完全之人物”為目的的教育宗旨觀。 王國維深研西方哲學,中西通融的基礎上,針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觀。這種教育宗旨觀是根據(jù)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論構建整體骨架,以叔本華的悲壯主義人生哲學和古希臘福德合一說為血肉建立起來的一座人體發(fā)展大廈。康德的知、情、意三分論為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提供了心靈能力的哲學基礎,叔本華的人生哲學為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提供了發(fā)展美育的理論基礎,古希臘“福德合一說”為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德育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這座人體大廈包括了人的身體與精神兩個大的方面,而精神方面又包括智、德、美三個具體方面。只有身體與精神和諧健康發(fā)展,這座人體大廈才是完美的健全的。在進行教育時,則必須智育、德育、美育和體育并行。這四育同時進行才能是培養(yǎng)“完全之人物”的“完全之教育”。也就是說,“完全之教育”包括授人知識之智育,教人向善之德育,,陶冶情操之美育,發(fā)達身體之體育四個主要方面。 王國維的“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觀批判和否定了當時那種教育勢利之風,這種教育首先提倡智、德、美、體四育并舉,具有超越性;堅持教育獨立原則,具有前瞻性;在宏觀上符合人的整體性發(fā)展,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受時代的束縛和個人眼界的影響,還具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不現(xiàn)實性和狹隘性等。到最后這些美好的教育愿望也僅僅是紙上談兵,沒有落到實處。 王國維在20世紀初提出的這種教育宗旨觀具有超越性、前瞻性、合理性等優(yōu)點。對于今天的素質來講,這種重視人文關懷、心靈教育等“無用之用”的教育宗旨觀仍具有幫助矯正教育的急功近利,提升教育的人文特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借鑒與啟示作用。
【關鍵詞】:王國維 教育宗旨 完全之人物 完全之教育 美育 和諧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0-09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導言8-16
- (一)選題緣由9-11
- 1. 個人興趣愛好9
- 2. 王國維的教育思想具有豐富的價值9-10
- 3. 王國維的教育思想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10-11
- (二)選題意義11
- (三)文獻綜述11-15
- 1. 關于王國維的教育宗旨觀的研究綜述11-12
- 2. 關于王國維的教育思想或者教育理念的研究綜述12-13
- 3. 關于導入西方近代教育基本理論的研究綜述13-14
- 4. 關于王國維美育思想的研究綜述14-15
- (四)研究思路15-16
- 一、命途多舛的悲情人生16-22
- (一)王國維其人其事16-19
- 1. 王國維短暫奔波卻碩果累累的一生16-18
- 2. 鐘情于哲學產出教育學成果的一段18-19
- (二)王國維所處的時代變幻19-21
- 1.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襲擊的亂世19-20
- 2. “新之未新”的教育改革20-21
- (三)“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提出21-22
- 1.救亡圖存之教育的實用功利性21-22
- 2.思想啟蒙對人文素養(yǎng)的需求22
- 二、“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哲學基礎及內涵22-30
- (一)“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重要哲學基礎22-26
- 1. 康德知、意、情三分論23-24
- 2. 叔本華悲劇主義人生哲學24-25
- 3. 古希臘的“福德合一”論25-26
- (二)“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的具體內涵26-30
- 1. 授人知識之智育27-28
- 2. 教人向善之德育28-29
- 3. 陶冶情操之美育29-30
- 4. 發(fā)達身體之體育30
- 三、王國維的“完全之人物”宗旨觀的評價30-34
- (一)“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優(yōu)點31-33
- 1. “完全之教育”提倡“四育”并舉,具有超越性31
- 2. “完全之教育”堅持教育獨立原則,具有前瞻性31-32
- 3. “完全之教育”符合人的整體性發(fā)展,具有合理性32-33
- (二)“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局限性33-34
- 1. “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受時代的束縛,具有不現(xiàn)實性33
- 2. “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受王國維眼界的限制,具有狹隘性33-34
- 四、“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的教育價值34-38
- (一)“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有利于矯正教育的急功近利34-35
- (二)“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有助于提升教育的人文特性35-36
- (三)“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36-37
- (四)“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37-38
- 主要參考文獻38-41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1-42
- 致謝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書光;試論王國維的教育哲學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年02期
2 肖朗,葉志堅;王國維與赫爾巴特教育學說的導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4期
3 金林祥,張蓉;《教育世界》與西方教育的傳入[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4期
4 張雪紅;;王國維教育思想研究三十年[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5期
5 胡正強,陳勇;王國維教育思想探微[J];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02期
6 商麗浩;;王國維與近代西方教育學說的傳播[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7 胡正強,王永平;王國維教育宗旨析評[J];江蘇高教;1995年01期
8 瞿葆奎;中國教育學百年(上)[J];教育研究;1998年12期
9 李峰;;試談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10 魯西奇,羅毅剛;王國維教育思想淺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建平;[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尚蓮霞;王國維美育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曉峰;王國維與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陳彬;20世紀早期中國美育思想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穎;論王國維的教育理念與治學方法[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王國維“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觀及教育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10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8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