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4 14:06

  本文關鍵詞: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由于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挑戰(zhàn),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無法適應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學設計應運而生,隨之信息化教學設計成為了研究的熱點。 信息化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為中心,在學習資源方面強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學習策略上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協作學習,在學習評價方面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本研究具體結合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品德與社會》課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注重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的機會是本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情境認知理論為研究基礎,根據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特征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品德與社會》課程進行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 本論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準實驗研究法和測驗法等,分析了我國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與支持、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以及《品德與社會》課程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等研究背景;具體分析了我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研究現狀以及國內情境教學的研究現狀,并選取山東省農村一所普通小學作為實驗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分析了該校的教學條件和《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及教學設計現狀?偨Y出該!镀返屡c社會》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提出解決的途徑就是開展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并進行信息化教學。因此,本論文針對“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研究對象是選取實驗學校五年級的三個班級,兩個班級作為實驗班,一個班級作為對照班。實驗模式采用了準實驗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檢驗“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質量的效果。實驗教學的內容是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的教材內容。實驗過程是先進行前測,對三個班的上課反應情況和學習態(tài)度通過筆者編制的調查問卷進行測量,利用三個班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前測成績。在分析《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與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實驗教材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形成并制作了一系列的教案和課件。然后在兩個實驗班進行實施,最后進行后測,通過筆者編制的調查問卷對學生的上課反應情況和學習態(tài)度進行測量,通過學業(yè)水平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檢驗,以此獲得實驗后測數據。 通過對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算和分析,發(fā)現學生在實驗后上課情況產生了積極的反應、實驗班學生在實驗后的學習態(tài)度顯著優(yōu)于實驗前的學習態(tài)度、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在實驗后實驗班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因此,本論文最后得出實驗結論:“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利用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進行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存在顯著效果”。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 情境教學 品德與社會 信息化教學設計 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34;G623.1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緒論10-22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現狀12-19
  • 1.2.1 信息化教學設計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12-17
  • 1.2.2 情境教學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17-19
  •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19-20
  • 1.3.1 研究目的19
  • 1.3.2 研究意義19-20
  • 1.4 研究內容與方法20-22
  • 1.4.1 研究內容20
  • 1.4.2 研究方法20-22
  • 第二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22-27
  • 2.1 基本概念22-25
  • 2.1.1 教學設計與信息化教學設計22-23
  • 2.1.2 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23-25
  • 2.2 研究的理論基礎25-27
  • 2.2.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5-26
  • 2.2.2 情境認知理論26-27
  • 第三章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現狀分析27-42
  • 3.1 實驗學校教學設計現狀27-29
  • 3.1.1 學;厩闆r介紹27
  • 3.1.2 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條件27-28
  • 3.1.3 學校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開展情況28
  • 3.1.4 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水平與培訓28-29
  • 3.2 實驗學!镀返屡c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現狀29-40
  • 3.2.1 《品德與社會》任課教師基本情況30
  • 3.2.2 任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觀念和態(tài)度30-34
  • 3.2.3 任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行為34-38
  • 3.2.4 任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38-39
  • 3.2.5 任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特點39-40
  • 3.3 實驗學!镀返屡c社會》課程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40-42
  • 第四章 實驗的設計與實施42-61
  • 4.1 實驗目標與內容42
  • 4.1.1 實驗目標42
  • 4.1.2 實驗內容42
  • 4.2 研究對象42-45
  • 4.2.1 研究對象的選取42
  • 4.2.2 學生特點42-45
  • 4.3 實驗教學內容45-46
  • 4.4 研究變量與研究假設46-47
  • 4.4.1 研究變量46
  • 4.4.2 研究假設46-47
  • 4.5 實驗模式47
  • 4.6 實驗的實施47-48
  • 4.6.1 實驗前期準備47-48
  • 4.6.2 實驗具體安排48
  • 4.7 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的編制與課件制作48-59
  • 4.7.1 教案設計與編制思路48-49
  • 4.7.2 課件的制作49-50
  • 4.7.3 典型案例及其說明50-59
  • 4.8 實驗數據資料的收集59-61
  • 4.8.1 實驗前測數據的收集59
  • 4.8.2 實驗后測數據的收集59-61
  • 第五章 實驗結果分析61-73
  • 5.1 前測數據的分析61-62
  • 5.2 后測數據的分析62-71
  • 5.2.1 學生對上課情況的反應62-63
  • 5.2.2 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63-70
  • 5.2.3 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的變化70-71
  • 5.3 實驗結果總結71-73
  • 第六章 研究結論、不足與展望73-75
  • 6.1 研究結論73-74
  • 6.2 不足74
  • 6.3 展望74-75
  • 注釋75-77
  • 參考文獻77-80
  • 附錄80-9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93-94
  • 致謝9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紅霞,李林,徐鳳,張昆明;信息化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幾種方法[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喻東麗;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10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910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d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