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6 13:02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結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研究領域之一。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研究作為積極心理品質研究的基礎,使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開發(fā)及應用研究成為可能。本研究選擇了積極心理品質結構研究為議題,以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試圖探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 在第1個研究中,我們以Peterson和Seligman開發(fā)的積極心理品質量表(VIA-IS)為工具,數據分析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使用了三種不同的確定因子數目的方式,探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外顯結構,同時了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狀況。 研究2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概念及其心理結構的探究采用了詞匯學的方法,研究詞匯材料來源于性格優(yōu)點和美德分類(VIA-CS)(PetersonSeligman,2004)、中國人大七人格模型以及Schwartz的價值分類,在此基礎上編制問卷,探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結構,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具有中國文化特征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和內涵。 研究3運用內隱聯想測驗(IAT),探討大學生對不同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態(tài)度。此研究作為研究2的補充和深化,驗證和修訂了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同時探討了其它相關問題。 綜合來看,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外顯結構共有人際關系、才智、行事風格三大維度,各個維度下均包含若干品質。 (2)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fā)展狀況總體良好,與人際關系及積極心態(tài)相關的品質普遍發(fā)展較好,而與學習創(chuàng)造、拼搏上進相關的品質,大學生則相對缺少。 (3)大學生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態(tài)度存在顯著的IAT效應,內隱上大學生對積極品質持肯定態(tài)度,對消極品質持否定態(tài)度。 (4)大學生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態(tài)度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的IAT效應值更顯著,即相對于男生而言,,女生將積極心理品質與好感詞(同時將消極心理品質與非好感詞)聯系的更為緊密。女生對于積極心理品質更為認可和肯定,而對于消極心理品質則更為否認和懷疑。學科對IAT效應不存在顯著影響,文、理科被試IAT效應值沒有顯著差異,并且性別和學科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5)50個積極心理品質的IAT效應有所不同,大體上人際關系和外向性維度的項目得分較高,才智和行事風格維度的項目得分較低。即人際、人品相關的特質比優(yōu)秀的才干更得到大學生的普遍認可與重視。 (6)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內隱結構共分為四大維度,分別為行事風格、人際關系、外向性、才智。四大維度下均各包括若干積極心理品質,并且得到了各維度下的中心特質。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 外顯結構 內隱結構 內隱態(tài)度 內隱聯想測驗
【學位授予單位】:閩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4
- 第1章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14-32
- 1.1 積極心理學簡述14-17
- 1.1.1 概念14
- 1.1.2 基本觀點14-15
- 1.1.3 積極心理學的歷史發(fā)展15-16
- 1.1.4 積極心理學的內容16-17
- 1.2 積極心理品質概述17-21
- 1.2.1 積極心理品質的概念17-18
- 1.2.2 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研究18-21
- 1.2.2.1 各領域人群積極心理品質發(fā)展狀況18-19
- 1.2.2.2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19-20
- 1.2.2.3 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20-21
- 1.3 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21-25
- 1.3.1 積極心理品質的外顯結構21-23
- 1.3.2 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結構23
- 1.3.3 積極心理品質的測量23-25
- 1.3.3.1 國外相關研究24-25
- 1.3.3.2 國內相關研究25
- 1.4 內隱態(tài)度簡介25-27
- 1.5 內隱態(tài)度的研究方法—內隱聯想測驗(IAT)27-29
- 1.5.1 內隱聯想測驗的概念27
- 1.5.2 內隱聯想測驗的原理27-28
- 1.5.3 內隱聯想測驗的施測程序28-29
- 1.6 問題的提出29-32
- 第2章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外顯結構探索32-44
- 2.1 研究目的32
- 2.2 研究假設32
- 2.3 研究方法32-34
- 2.3.1 被試32
- 2.3.2 研究工具32-33
- 2.3.3 數據分析33-34
- 2.4 結果34-40
- 2.4.1 項目分析34-35
-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35-40
- 2.4.2.1 數據因子分析適合性檢驗35-36
- 2.4.2.2 因素分析的具體方法36-40
- 2.4.2.3 因子命名及因子負載40
- 2.4.3 積極心理品質量表(VIA-IS)的結構40
- 2.5 討論與分析40-41
- 2.5.1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總體狀況分析40-41
- 2.5.2 關于外顯結構41
- 2.6 結論41-44
- 第3章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結構探究44-56
- 3.1 研究目的44
- 3.2 研究假設44
- 3.3 研究思路44
- 3.4 研究材料的獲取44-45
- 3.5 研究方法45-46
- 3.5.1 被試45-46
- 3.5.2 研究工具46
- 3.5.2.1 研究材料46
- 3.5.2.2 問卷的編制46
- 3.5.3 數據分析46
- 3.6 結果46-53
- 3.6.1 項目分析46-48
- 3.6.2 探索性因素分析48-51
- 3.6.2.1 數據因子分析適合性檢驗48
- 3.6.2.2 因素分析48-51
- 3.6.3 因子負載51
- 3.6.4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結構51-53
- 3.7 討論與分析53-54
- 3.7.1 描述性統計53
- 3.7.2 積極心理品質內隱結構分析53-54
- 3.8 結論54-56
- 第4章 大學生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態(tài)度研究56-66
- 4.1 研究目的56
- 4.2 研究假設56
- 4.3 研究方法56-57
- 4.3.1 被試56
- 4.3.2 實驗設計56-57
- 4.3.3 實驗材料57
- 4.3.4 實驗工具57
- 4.4 實驗過程57-59
- 4.5 數據的預處理59-60
- 4.6 數據分析結果60-63
- 4.6.1 內隱態(tài)度效應60-61
- 4.6.1.1 相容和不相容任務平均反應時、對數值比較60
- 4.6.1.2 相容和不相容任務配對樣本 T 檢驗60-61
- 4.6.2 性別、學科對 IAT 效應值的影響61
- 4.6.3 不同積極心理品質的 IAT 效應61-63
- 4.7 討論和分析63-64
- 4.7.1 大學生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態(tài)度分析63-64
- 4.7.2 積極心理品質內隱態(tài)度的性別、學科差異64
- 4.7.3 積極心理品質的 IAT 效應64
- 4.8 結論64-66
- 第5章 研究總結與啟示66-72
- 5.1 總結66-69
- 5.1.1 總討論66-67
- 5.1.1.1 積極心理品質內隱與外顯結構比較66-67
- 5.1.1.2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內隱結構的中心特質67
- 5.1.2 總結論67-69
- 5.2 研究啟示69-72
- 5.2.1 價值與創(chuàng)新69-70
- 5.2.2 不足與展望70-72
- 參考文獻72-78
- 附錄78-84
- 致謝84-86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8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登峰,崔紅;文化、語言、人格結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王登峰,崔紅;編制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論構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3 陳志方;沐守寬;;《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因子結構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4 江雪華;申荷永;;美國積極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現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5 甘雄;賴小林;;初中生學習主觀幸福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6 韓云萍;王躍;朱麗芬;;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7期
7 高屹;;海洛因戒斷者對毒品的內隱態(tài)度和外顯態(tài)度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2期
8 張濤;;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17期
9 任濱海;黃真真;;內隱聯想測驗概述[J];考試周刊;2007年24期
10 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結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84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841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