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敘事的模式: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的實踐探索——以《教育學原理》課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6-14 01:59
敘事應用于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可以搭建起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溝通與對話的橋梁,從而避免教學的理論化或技術化;跀⑹碌哪J骄哂泄适滦、對話性、反思性、生成性等特點。其教學流程為:課前階段為學生撰寫故事,教師布置和遴選故事;課堂階段為學生對話故事,教師精講引領;課后階段為學生重敘故事,教師指導評價。具體實施還需要注意重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關系、明確敘事的價值定位、切實轉變大學教師角色、控制班級規(guī)模、完善過程考核等問題。實踐證明基于敘事的模式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章來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內涵及特征
(一) 故事性
(二) 對話性
(三) 反思性
(四) 生成性
三、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流程
(一) 課前階段:學生撰寫故事, 教師布置和遴選
(二) 課堂階段:學生對話故事, 教師精講引領
(三) 課后階段:學生重敘故事, 教師指導評價
四、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一) 重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關系
(二) 明確敘事的價值定位
(三) 切實轉變大學教師角色
(四) 控制班級規(guī)模
(五) 注重過程考核
五、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
(一) 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 喚醒了學生作為知識建構者的觀念
(三) 強化了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對話
(四) 增強了學生敘事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中小學合作研究中繞不過的真問題——理論與實踐多重關系的體驗與再認識[J]. 葉瀾.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4(20)
[2]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實證研究——以教育心理學課程為例[J]. 張春莉,權元元.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3(01)
[3]教師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 王枬,王彥. 教育研究. 2005(02)
本文編號:3228819
【文章來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內涵及特征
(一) 故事性
(二) 對話性
(三) 反思性
(四) 生成性
三、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流程
(一) 課前階段:學生撰寫故事, 教師布置和遴選
(二) 課堂階段:學生對話故事, 教師精講引領
(三) 課后階段:學生重敘故事, 教師指導評價
四、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一) 重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關系
(二) 明確敘事的價值定位
(三) 切實轉變大學教師角色
(四) 控制班級規(guī)模
(五) 注重過程考核
五、基于敘事的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
(一) 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 喚醒了學生作為知識建構者的觀念
(三) 強化了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對話
(四) 增強了學生敘事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中小學合作研究中繞不過的真問題——理論與實踐多重關系的體驗與再認識[J]. 葉瀾.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4(20)
[2]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實證研究——以教育心理學課程為例[J]. 張春莉,權元元.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3(01)
[3]教師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 王枬,王彥. 教育研究. 2005(02)
本文編號:3228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288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