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移動學習成為新的學習方式,是未來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模式,移動學習為終身學習的實現(xiàn)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社會應推動移動學習向前發(fā)展,目前,大學生是進行移動學習的主要群體,如何讓移動學習的效果最優(yōu)化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本文通過分布式認知的視角探索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對大學生移動學習活動的開展具有參考意義。本文以大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在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對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進行調(diào)查,運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diào)查法分析了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 首先,本文梳理了國內(nèi)外移動學習的相關發(fā)展、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分布式認知理論的發(fā)展、分布式認知在教育中的應用。分布式認知的思想來源于心理學、人類學等多個領域,認為認知廣泛存在于個體內(nèi)、媒介、環(huán)境、社會和文化中,從分布式認知角度提出大學生移動學習的五個影響因素:學習者因素、學習環(huán)境因素、學習資源因素、媒介因素、社會和文化因素。以這五個影響因素為基礎,編制出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和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問卷。 其次,,本文針對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調(diào)查,收集問卷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出調(diào)查結果。 最后,本文結合調(diào)查結果,在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對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提出了優(yōu)化策略,包括:針對大學生這個群體,培養(yǎng)移動學習的興趣和習慣;社會應針對移動學習開展相應的宣傳,加強對移動學習的重視;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商要根據(jù)大學生移動學習者的需求開發(fā)移動學習資源;開發(fā)商要開發(fā)出適合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相關設備,大學生自己也要運用適當?shù)囊苿釉O備進行移動學習,滿足大學生進行移動學習的條件;在移動學習平臺的開發(fā)方面也要完善相應的管理和評價體系。從個人到社會運用科學的體系和方法來促進移動學習的發(fā)展。
【關鍵詞】:移動學習 影響因素 分布式認知視角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1 引言10-16
- 1.1 研究的背景10-12
- 1.1.1 移動學習滿足了大學生學習的需求10-11
- 1.1.2 分布式認知理論為大學生移動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11-12
- 1.2 研究的意義12-13
- 1.2.1 理論意義12
- 1.2.2 實踐意義12-13
- 1.3 研究內(nèi)容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研究思路13-16
- 2 分布式認知理論和移動學習的相關綜述16-22
- 2.1 分布式認知的內(nèi)涵及發(fā)展16-19
- 2.1.1 分布式認知的內(nèi)涵16-18
- 2.1.2 分布式認知的發(fā)展18-19
- 2.2 移動學習的概念19
- 2.3 移動學習研究的視角19-21
- 2.4 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研究21-22
- 3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分析22-28
- 3.1 分布式認知在教育中的應用22-23
- 3.2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構成23-26
- 3.2.1 學習者因素24
- 3.2.2 學習環(huán)境因素24-25
- 3.2.3 學習資源因素25
- 3.2.4 媒介因素25
- 3.2.5 社會和文化因素25-26
- 3.3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關系26-28
- 4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28-46
- 4.1 預試問卷的描述28-31
- 4.1.1 預試問卷的項目分析28-29
- 4.1.2 預試問卷的因素分析29-31
- 4.1.3 預試問卷的信度分析31
- 4.2 正式問卷調(diào)查描述31-43
- 4.2.1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31
- 4.2.2 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結果分析31-41
- 4.2.3 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調(diào)查結果分析41-43
- 4.3 調(diào)查結果分析與討論43-46
- 5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的優(yōu)化46-54
- 5.1 培養(yǎng)大學生移動學習的興趣和習慣46-47
- 5.2 大學生移動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47-49
- 5.2.1 創(chuàng)設適合大學生移動學習的情境48
- 5.2.2 加強移動學習技術的建設48-49
- 5.3. 改進移動學習資源的內(nèi)容和呈現(xiàn)方式49-50
- 5.4 開發(fā)適合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終端設備50-51
- 5.5 構建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51-54
- 6 研究總結和展望54-56
- 6.1 研究總結54-55
- 6.2 研究展望55-56
- 參考文獻56-60
- 附錄 160-62
- 附錄 262-65
- 致謝65-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麗;王曉軍;;移動學習模式探討及系統(tǒng)架構設計[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移動教育全球?qū)W習的新方式[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06期
3 余勝泉;移動學習——當代E-Learning的新領域[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22期
4 崔光佐,陳飛,陳虎,郭九苓;移動教育的理念與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9期
5 黃德群;;移動學習研究對遠程教育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2期
6 孫耀庭;;移動學習和移動服務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8期
7 李曼;;資產(chǎn)專用性視角下的移動學習:缺陷與改進[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09期
8 李浩君;唐杰;邱飛岳;吳亮亮;;適應新農(nóng)村建設需求的移動學習應用模式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12期
9 黃天慧;鄭勤華;;學習者數(shù)字化學習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7期
10 任劍鋒,李克東;分布式認知理論及其在CSCL系統(tǒng)設計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蒲倩;分布式認知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倩;面向移動學習的教學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慈麗雁;基于分布式認知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孫怡夏;移動學習系統(tǒng)建構與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陳國松;終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動學習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馬亮;基于分布式認知的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7 王建武;3G網(wǎng)絡下基于彩信的被動式移動學習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崔政;基于分布式認知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于肆洋;3G技術支持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分布式認知視角下大學生移動學習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