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影響景頗族大學生的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21:40
通過測量景頗族"各說各話"大學生與"非各說各話"大學生的執(zhí)行功能和心理理論,考察"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是否對成人的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產生積極影響。執(zhí)行功能包括抑制能力、刷新能力和轉換能力,心理理論包括社會知覺成分和社會認知成分。結果表明:(1)兩組被試的抑制能力和轉換能力差異顯著,刷新能力差異不顯著;(2)兩組被試在心理理論高水平認知成分上差異顯著,"各說各話"者的成績高于"非各說各話"者,說明語言經驗影響認知功能。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8,2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對象與方法
(一) 對象
(二) 測量任務
1.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
(1) 色詞Stroop任務 (測量抑制控制) [22]:
(2) 活動記憶任務 (測量記憶刷新) :
(3) 局部-整體圖形轉換任務 (測量注意轉換) :
2.心理理論測量
(1) 多重嵌套錯誤信念任務 (測量社會認知成分) :
(2) 眼神讀心任務 (測量社會知覺成分) :
(三) 設計與程序
三、結果與分析
(一) “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執(zhí)行功能影響
(二) “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心理理論的影響
(三) 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相關
四、討論
(一) 關于“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執(zhí)行功能的積極影響
(二) 關于“各說各話”語言經驗對心理理論的積極影響
(三) 關于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關系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向偏見引發(fā)沖突情境下自我歸類對民族社會化覺察的影響——來自景頗族、傣族和漢族初中生的證據[J]. 尹可麗,楊玉雪,張積家,田江瑤. 心理學報. 2017(02)
[2]景頗族初中生的民族社會化覺察及其特征[J]. 尹可麗,包廣華,錢麗梅,馬霓珊. 心理學報. 2016(01)
[3]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關系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靈活轉換的作用[J]. 蘇彥捷,于晶.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5(01)
[4]成年個體的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J]. 王異芳,蘇彥捷.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5(02)
[5]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關系的研究[J]. 丁芳,李其維. 心理科學. 2005(03)
[6]執(zhí)行功能可分離性及與年齡關系的潛變量分析[J]. 陳天勇,李德明. 心理學報. 2005(02)
[7]執(zhí)行功能研究方法評述[J]. 李紅,高山,王乃弋. 心理科學進展. 2004(05)
[8]對心理理論兩成分認知模型的驗證[J]. 隋曉爽,蘇彥捷. 心理學報. 2003(01)
碩士論文
[1]大學生心理理論的特點及其與利他傾向的關系[D]. 張雯.河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18537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8,2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對象與方法
(一) 對象
(二) 測量任務
1.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
(1) 色詞Stroop任務 (測量抑制控制) [22]:
(2) 活動記憶任務 (測量記憶刷新) :
(3) 局部-整體圖形轉換任務 (測量注意轉換) :
2.心理理論測量
(1) 多重嵌套錯誤信念任務 (測量社會認知成分) :
(2) 眼神讀心任務 (測量社會知覺成分) :
(三) 設計與程序
三、結果與分析
(一) “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執(zhí)行功能影響
(二) “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心理理論的影響
(三) 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相關
四、討論
(一) 關于“各說各話”的語言經驗對執(zhí)行功能的積極影響
(二) 關于“各說各話”語言經驗對心理理論的積極影響
(三) 關于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關系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向偏見引發(fā)沖突情境下自我歸類對民族社會化覺察的影響——來自景頗族、傣族和漢族初中生的證據[J]. 尹可麗,楊玉雪,張積家,田江瑤. 心理學報. 2017(02)
[2]景頗族初中生的民族社會化覺察及其特征[J]. 尹可麗,包廣華,錢麗梅,馬霓珊. 心理學報. 2016(01)
[3]執(zhí)行功能與心理理論關系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靈活轉換的作用[J]. 蘇彥捷,于晶.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5(01)
[4]成年個體的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J]. 王異芳,蘇彥捷.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5(02)
[5]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關系的研究[J]. 丁芳,李其維. 心理科學. 2005(03)
[6]執(zhí)行功能可分離性及與年齡關系的潛變量分析[J]. 陳天勇,李德明. 心理學報. 2005(02)
[7]執(zhí)行功能研究方法評述[J]. 李紅,高山,王乃弋. 心理科學進展. 2004(05)
[8]對心理理論兩成分認知模型的驗證[J]. 隋曉爽,蘇彥捷. 心理學報. 2003(01)
碩士論文
[1]大學生心理理論的特點及其與利他傾向的關系[D]. 張雯.河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18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1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