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它是終身教育學習背景下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未來的教育中將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當前,通過對相關文獻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許多移動學習活動的具體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如何設計行之有效的移動學習活動,用以輔助學習,促進移動學習的效果,已經(jīng)成為當前國內(nèi)外移動學習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本研究在此現(xiàn)狀基礎上,以學習活動設計和活動理論為主線,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首先,通過梳理大量的文獻資料,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進行闡述,總結出國內(nèi)外關于移動學習和活動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從已有研究中概括出關于這兩個方面研究的熱點和存在的不足,從而為發(fā)現(xiàn)本課題的研究問題提供目標導向。在此基礎上,對與本研究有關的重要概念進行了解釋,同時,對本研究的研究內(nèi)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核心要素進行了說明。 其次,本研究以活動理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了移動學習活動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構建了活動理論指導下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層次模型、要素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模型和過程模型,并具體解析了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各個階段。同時,以活動理論為指南,結合移動學習活動的特點,提出了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六條原則:第一,體現(xiàn)移動技術在移動學習活動中的中介性;第二,關注移動學習活動的情境性;第三,強調(diào)學習活動內(nèi)化和外化過程的統(tǒng)一性;第四,保證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完整性;第五,重視移動學習活動的雙重建構性;第六,體現(xiàn)學習者在移動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遵循以上原則,在所構建的過程模型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中的教學設計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設計了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并依據(jù)過程模型進行詳細的設計與具體的教學實踐。 最后,在移動學習活動結束后,利用問卷調(diào)查法和深度訪談法對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了科學分析和總結。從分析總結的結果來看,活動理論指導下的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是有效地,其中,學習者對于學習活動序列的設計有較高的評價,認為這種設計可以把一個較大的學習任務分解為多個聯(lián)系性很強的小任務,使學習者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學習者對使用移動工具進行學習的方式也很贊同,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者不用約束在一個空間或時間內(nèi),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移動工具提供的文字、語音等多種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學習者的這些真實感受也恰好與活動理論中的觀點不謀而合,這些充分表明了把活動理論作為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理論支撐是行之有效的。同時,筆者在本課題后續(xù)研究的展望中提出了一些可借鑒的方法,以期進一步完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理論應用和實踐研究。
【關鍵詞】:活動理論 移動學習 學習活動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緒論10-19
-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10-11
- 1.1.1 選題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6
- 1.2.1 活動理論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2 移動學習研究現(xiàn)狀13-16
- 1.3 研究思路16
- 1.4 研究內(nèi)容16-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第二章 研究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19-29
- 2.1 移動學習簡介19-21
- 2.1.1 移動學習的概念19-20
- 2.1.2 移動學習的特點20-21
- 2.2 學習活動簡介21-22
- 2.2.1 學習活動的概念21
- 2.2.2 學習活動的構成要素21-22
- 2.2.3 學習活動的分類22
- 2.3 移動學習活動的簡介22-24
- 2.3.1 移動學習活動的概念22-23
- 2.3.2 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23-24
- 2.4 活動理論的簡介24-29
- 2.4.1 活動的概念24
- 2.4.2 活動理論概述及其基本內(nèi)容24-28
- 2.4.3 活動理論對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啟示28-29
- 第三章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模型29-50
- 3.1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層級模型建構29-31
- 3.1.1 活動理論中活動的層級結構29
- 3.1.2 移動學習活動的層級結構29-31
- 3.2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系統(tǒng)組成要素模型31-34
- 3.2.1 活動理論中活動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31
- 3.2.2 移動學習活動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31-33
- 3.2.3 移動學習活動系統(tǒng)組成要素間的動態(tài)關系模型33-34
- 3.3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過程模型34-50
- 3.3.1 移動學習活動的過程模型34-36
- 3.3.2 前期分析階段36-39
- 3.3.3 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39-45
- 3.3.4 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45-50
- 第四章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案例設計50-62
- 4.1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原則50-52
- 4.2 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前期分析階段52-54
- 4.2.1 課程教學目標分析52-53
- 4.2.2 學習者特征分析53-54
- 4.2.3 學習內(nèi)容分析54
- 4.3 移動學習活動過程設計54-59
- 4.3.1 活動任務的設計54-55
- 4.3.2 活動組織形式的確定55
- 4.3.3 活動流程的設計55-57
- 4.3.4 活動規(guī)則的設計57-58
- 4.3.5 活動評價的設計58-59
- 4.4 學習環(huán)境設計59-62
- 4.4.1 硬件環(huán)境設計59
- 4.4.2 軟件環(huán)境設計59-60
- 4.4.3 人文環(huán)境設計60-62
- 第五章 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的實施及效果分析62-74
- 5.1 移動學習活動實施對象的選取62
- 5.2 移動學習活動的實施62-68
- 5.2.1 移動學習活動實施的流程圖62-63
- 5.2.2 移動學習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63-68
- 5.3 移動學習活動實施效果分析68-72
- 5.3.1 問卷調(diào)查及結果分析68-70
- 5.3.2 訪談問題及結果分析70-72
- 5.4 移動學習活動實施效果總結72-74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4-76
- 6.1 研究總結74-75
- 6.2 研究不足75
- 6.3 研究展望75-76
- 注釋76-78
- 參考文獻78-81
- 附錄81-8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84-85
- 致謝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慧軍;活動理論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前景[J];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01期
2 李文光,盧葦;以教學活動為核心的研究性學習環(huán)境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3 張爽,李玉斌;從活動理論看遠程教育中小組學習活動的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1期
4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項國雄,賴曉云;活動理論及其對學習環(huán)境設計的影響[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劉建設;李青;劉金梅;;移動學習研究現(xiàn)狀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葛文雙;傅鋼善;;基于活動理論的網(wǎng)絡學習活動設計——“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wǎng)絡公共課活動案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喬愛玲;王楠;;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的學習活動設計模型及相關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9 詹青龍;;活動理論視域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10 蔡韶華;袁松鶴;鄒應貴;;以活動為中心的網(wǎng)絡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潤華;移動學習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活動理論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5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