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因材施教與柏拉圖的理想式教育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02:11
孔子與柏拉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對東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比較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柏拉圖的理想式思想在教育境界、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方式等四方面的共同點,針對當前中國教育在刻板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和輕視德育等方面的缺陷,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認為當前教育應在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啟發(fā)誘導、重視道德教育等三方面借鑒兩位先哲的思想,形成新形勢下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新路徑。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年05期 第145-149頁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內(nèi)涵
1.1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1.1.1 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教學
1.1.2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進行教學
1.2 柏拉圖的理想式教育理念
2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共同理念
2.1 教育境界:注重道德培養(yǎng),追求“至善”
2.2 教育目的:培養(yǎng)“圣人”和“哲學王”
2.3 教育作用:利國利民
2.4 教學方式:注重啟發(fā)誘導
3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當代啟示
3.1 因材施教,各盡其才
3.2 注重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
3.3 加強德育,重視對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
本文編號:2909712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年05期 第145-149頁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內(nèi)涵
1.1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1.1.1 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教學
1.1.2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進行教學
1.2 柏拉圖的理想式教育理念
2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共同理念
2.1 教育境界:注重道德培養(yǎng),追求“至善”
2.2 教育目的:培養(yǎng)“圣人”和“哲學王”
2.3 教育作用:利國利民
2.4 教學方式:注重啟發(fā)誘導
3 因材施教與理想式教育的當代啟示
3.1 因材施教,各盡其才
3.2 注重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
3.3 加強德育,重視對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
本文編號:2909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0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