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歐洲唯實主義教育思想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51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再祥;;現(xiàn)代性背景下的安樂死合法性問題[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張傳開;古希臘哲學范疇發(fā)展的歷史和邏輯[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張其亮;;試論數學理性精神與人文的關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單中惠;勾月;;近代歐洲紳士教育簡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房正;;寫意與表現(xiàn)——淺談中西藝術的精神內涵[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6 楊善解;;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本質及其演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楊茂明;奧古斯丁關于罪惡的理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8 高星海;論西方藝術的明晰美[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9 陳波;;語句的真、真的語句、真的理論體系——“truth”的三重含義辨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李美輝;自我意識在西方哲學史上的發(fā)展歷程[J];北方論叢;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盛國榮;;論技術的社會活動過程性[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2 鄧友超;;莊澤宣及其《教育概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陳家斌;;論夸美紐斯的“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及其現(xiàn)實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徐輝;;基督教在西方教育發(fā)展中的歷史作用——兼論宗教與教育的關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劉進田;;馬克思人的自我完成價值思想初探——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價值哲學思想研究[A];馬克思主義探原——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宣興章;;國際關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構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匡宏;休謨道德哲學中的情感與理性關系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李瑩;黑格爾的個體性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唐玉斌;自我與他人心靈的邏輯哲學探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張昆;滲透數學觀念的教學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黃敏;當前我國社會沖突與社會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沈安琴;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曉軍;中學體驗式作文教學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石菊虹;專業(yè)發(fā)展視角下的學校班主任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尹伊;試論青少年的“校外教育”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高閩;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在《高中牛津英語》教學中的實施[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紅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產業(yè)結構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9 余雪玲;重返伊甸園[D];南昌大學;2010年
10 尹來也;論歸納法與演繹法的辯證統(tǒng)一[D];南昌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52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5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