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年級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適應性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01:07
本文關鍵詞:小學中年級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適應性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前,今我國“應試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根深蒂固,學校往往只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忽視其他社會能力的發(fā)展,這導致了老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片面地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忽略了對孩子社會適應性的引導,致使許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如何正確應對,導致種種適應性問題,此類問題的存在,會給個體的健康發(fā)展造成種種負面的影響。對于小學生,他們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早期階段,調查其社會適應的現(xiàn)狀,分析影響其社會適應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的輔導與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解決其成長中面臨的問題與壓力,從而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本文以教育心理學理論為基礎,選用胡韜編制的《兒童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劉金花等人編制的《兒童自我控制自陳量表》、襲藝華編制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作為本次研究的調查問卷,在棗莊市城鄉(xiāng)小學三、四年級中隨機抽取7個班級668名學生作為被試,進行調查分析,以了解當前棗莊市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的現(xiàn)狀,并進一步揭示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之間的關系。該研究對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社會適應不良現(xiàn)象,分析其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此同時,該研究的相關研究成果對針對社會適應不良兒童提出恰當的建議方案,促使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為讓孩子健康、和諧、全面成長,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研究發(fā)現(xiàn):(1)小學中年級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在性別、年級、城鄉(xiāng)這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男生在社會適應性總分及社會適應性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低于女生;小學中年級學生在社會適應性上存在顯著的城鄉(xiāng)差異,在社會適應性總分及各維度得分上,城市得分高于鄉(xiāng)鎮(zhèn)得分;小學中年級學生在社會適應性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隨年級的升高,社會適應反而呈現(xiàn)下降趨勢。(2)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有明顯而廣泛的相關關系。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情感溫暖、信任鼓勵維度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總分呈顯著正相關;專制、溺愛、忽視維度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總分呈顯著負相關。自我控制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呈顯著正相關。(3)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夠有效預測小學中年級學生的社會適應性。(4)自我控制在專制、溺愛、忽視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 家庭教養(yǎng)方式 自我控制 社會適應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44;G625.5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9-19
- 1.研究背景9
- 2.文獻綜述9-17
- 2.1 社會適應性9-13
- 2.1.1 社會適應性的概念9-11
- 2.1.2 社會適應性的結構11-12
- 2.1.3 社會適應性的相關研究12-13
- 2.1.3.1 兒童青少年社會適應性現(xiàn)狀分析12
- 2.1.3.2 社會適應性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12-13
- 2.1.3.3 影響社會適應性的因素13
- 2.2 家庭教養(yǎng)方式13-15
- 2.2.1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概念13-14
- 2.2.2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結構14
- 2.2.3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社會適應性的關系14-15
- 2.3 自我控制能力15-17
- 2.3.1 自我控制能力的概念15-16
- 2.3.2 自我控制能力的結構16
- 2.3.3 自我控制能力的相關研究16-17
- 4.問題提出17-19
- 4.1 以往研究的不足17
- 4.2 本研究的問題及其意義17-18
- 4.2.1 理論意義18
- 4.2.2 實踐意義18
- 4.3 研究目的18
- 4.4 本研究的假設18-19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19-21
- 1.被試19
- 2.研究工具19-20
- 2.1 《兒童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19
- 2.2 《兒童自我控制學生自陳表》19-20
- 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20
- 3.數據處理20-21
- 第三部分 結果與分析21-26
- 1.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特點21-23
- 1.1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現(xiàn)狀21
- 1.2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人口學差異分析21-23
- 1.2.1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性別差異分析21-22
- 1.2.2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年級差異分析22
- 1.2.3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22-23
- 2.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相關23-24
- 3.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的多元回歸分析24
- 4.自我控制能力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社會適應性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24-26
- 第四部分 討論26-31
- 1.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特點26-27
- 1.1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現(xiàn)狀26
- 1.2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差異分析26-27
- 1.2.1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性別差異26
- 1.2.2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年級差異26-27
- 1.2.3 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27
- 2.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關系27-28
- 2.1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相關性27-28
- 2.2 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預測28
- 3.自我控制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的關系28
- 4.自我控制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年級學生社會適應性之間的中介作用28-29
- 5.本研究存在的不足29
- 6.教育建議29-31
- 第五部分 結論31-32
- 參考文獻32-36
- 附錄36-37
- 后記3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仙利;魯宗成;;陜南高校大學生社會適應性調查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韋小滿;智力落后兒童適應行為發(fā)展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3 王林;;臨汾市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調查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年04期
4 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1期
5 關穎;父母道德人格─—少年兒童道德社會化的重要影響因素[J];道德與文明;1995年01期
6 沈衛(wèi)華;論祖孫關系在幼兒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7 聞莉;;兒童自我控制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S2期
8 吳文菊;;艾里克森個性發(fā)展八階段理論評述[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9 傅雁梅;;畢業(yè)生的社會適應性與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J];龍巖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10 丁風琴;學前期兒童自我控制行為的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小學中年級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適應性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9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962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