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其產品屬性的新闡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善邁;關于教育產業(yè)化的討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宋官東;趙薇;黃小林;;論教育經濟與管理學是關于公共教育管理的科學[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勞凱聲;社會轉型與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勞凱聲;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問題轉向——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學發(fā)展的新生長點[J];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厲以寧;讀《教育產業(yè)論》[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6 朱利霞;;轉型期西方公共教育發(fā)展前瞻[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22期
7 宋官東;吳訪非;李雪;;公共產品市場化的可能與條件[J];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文君;杜學元;;從羌族民俗文化透視羌族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何麗;劉管平;巫叢;;海外對華城市史研究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龍;陳乃新;;論競爭法只調整競爭關系[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5 孫晉;;產融結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論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6 謝青松;;《物權法》的倫理審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7 王軍;;對電力多經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思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周德海;;論馬克思經濟學的價值概念體系[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包仕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王浩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聯(lián)動型動力機制的精神實質[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濤;皮明建;高鵬;;農用地價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下冊)[C];2009年
4 李楊;;具體性的追尋——讀馬爾庫塞《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5 馬爾庫塞;李楊;;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6 邱國良;鄭延恒;;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民主溝通[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彭希義;;少數(shù)民族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問題研究——基于貴陽花溪區(qū)彝族農民工群體的調查[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溫俊彬;;略論可持續(xù)的生產與消費方式[A];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劉琳;;馬克思政治倫理思想三題論略[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齊偉鈞;終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高偉;海洋空間資源性資產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的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余正琨;論科學發(fā)展觀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豐富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9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余曉玲;以農地為依托構建農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吳薇;鄱陽湖區(qū)域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磊;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朋良;基于漁民視角的相互制漁業(yè)保險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游振華;種子產業(yè)鏈企業(yè)合作績效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任士春;巢湖市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季蘋;公立學校等于公共教育嗎?——公立學校再定義中的一個基本問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9期
2 勞凱聲;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問題轉向——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學發(fā)展的新生長點[J];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王善邁;教育產業(yè)化市場化質疑[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4期
4 鈴木慎一,劉彥尊;公共教育空間:英日兩國教育政策比較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穎;美國公共產品供給演進軌跡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河,周采;從公共經濟學視角透視當代美國公立學校改革[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年09期
2 唐文娟;;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的經濟學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蒙麗清;;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 構建以公平為目標的教育政策[J];大眾科技;2008年01期
4 鄭宏波;;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不均衡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以信陽市為例[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晏月平;;國家教育考試突發(fā)事件特征、挑戰(zhàn)及應對措施[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楊學躍;;基礎教育的經濟學分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年12期
7 康鋒莉;;教育捐贈:農村義務教育融資新途徑的探討[J];海南金融;2008年03期
8 于霞;;教育公平:和諧社會建設的軟肋[J];理論學刊;2006年02期
9 李爽;陳弘;;我國教育產品的公共性問題[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于晨;;鄉(xiāng)村教育——政府應當加大投入的公共品[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云華;;政府在義務教育中的公共財政責任——從與高等教育比較的角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施澤民;;校外教育活動組織的滾輪式結構[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3 任錦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踐與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白山市教育委員會文件 關于開展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活動的通知[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5 ;白山市教育委員會文件 關于開展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活動的通知[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6 ;松原市寧江區(qū)教育局文件 關于在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活動的決定[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7 ;松原市寧江區(qū)教育局文件 關于在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活動的決定[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8 周誼;;管學宣在云南麗江的教育活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舒志定;;現(xiàn)實的個人:教育的出發(fā)點——馬克思教育思想當代性的一個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姚金海;;義務教育公平與均衡發(fā)展:一個公共財政的分析范式[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厚峰 見習記者 劉克;牢牢把握教育重點 推動教育活動深入開展[N];濟寧日報;2006年
2 陳艷艷;我區(qū)召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表彰大會[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3 高齊君 記者 周萱;全市教育系統(tǒng)專題教育活動全面展開[N];廣元日報;2006年
4 劉建吾 王絢然;科區(qū)教育活動規(guī)范運作[N];通遼日報;2005年
5 記者 單小書;我市教育系統(tǒng)開展“八榮八恥”教育活動[N];撫順日報;2006年
6 覃遵奎邋向乃武 彭英治 向丹;“遠教”撐開一片天[N];團結報;2007年
7 記者 王高峰;以基層和諧社會建設集中教育活動為載體 全面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再上臺階[N];新鄉(xiāng)日報;2007年
8 記者 佟濤;精心組織 嚴格標準 確保實效[N];保定日報;2006年
9 張紅艷;推動讀書教育活動深入開展[N];菏澤日報;2007年
10 劉春榮 白玉榮;科左后旗教育活動實實在在[N];通遼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天化;民辦義務教育的功能性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2 李霞;我國教育投資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3 孫陽春;教育制序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蔡中宏;論教育與社會發(fā)展[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娥蕊;3~9歲兒童自信心結構、發(fā)展特點及教育促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守紀;論教育的超越性[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顏士剛;技術的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余遠方;教育多元供給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9 朱超華;教師核心能力發(fā)展與教師管理模式變革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牛利華;“回歸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學省察[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玲;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政府供給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2 錢量;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3 龍源;我國非義務教育產品供給中政府職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周珊珊;論中國義務教育之轉移支付制度[D];復旦大學;2008年
5 楊俊平;內蒙古牧區(qū)教育公共投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6 孫傳貴;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機制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7 徐永文;南宋時期贛東北朱熹后學的教育活動與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杜永素;我國縣級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結構分析[D];貴州大學;2007年
9 李海波;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趙艷艷;綻放生命的色彩[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590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5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