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超越:喚醒教育的本真——從雅斯貝爾斯的教育思想看我國當代教育改革
本文選題:雅斯貝爾斯 + 教育; 參考:《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摘要】: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從"自由、生成、超越"的存在主義哲學基礎出發(fā),運用哲學思辨的方式,從本體論、價值觀的層面來反思教育,對"什么是教育"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教育活動的本質是文化的傳承與精神的自由交往,教育的目的是達成人的自我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為"全人"。雅氏的教育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鑒意義:推動高等教育的內(nèi)涵式發(fā)展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全人"的教育目標和多元的評價體系亟待建立;轉變教育方式是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然選擇。
[Abstract]:German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Jaspers from the "freedom, generation, transcendence" philosophy basis of existentialism, using the way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from the ontology, the level of values to reflect on educ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unique opinion on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s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e and the free communication of spiri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achieve the self-gener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mission of education is to become "whole person". Yashi's educational thou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o promote the implici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e must alway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whole person" and the pluralistic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urgently. Changing the educational mod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train the top innovative talents.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構建大、中、小學相銜接的德育目標體系研究”,編號:No.12BKS073
【分類號】:G40-0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郭穎;;道德智慧教育與人生幸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單中惠;勾月;;近代歐洲紳士教育簡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韓傳信;;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德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的探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龍文祥;龍?zhí)仗?;Quiz game:數(shù)字化學習評價方式的新取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胡靖;;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學校德育觀轉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吳順安;案例教學法在法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3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jīng)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長偉;韓鐘文;;淺論康德的實踐教育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鋒;;試析雅斯貝爾斯的師生生存交往理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學教育普及和發(fā)展中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張宏圖;;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思考[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10 朱晟利;;再談以人為本的教育[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鞏淑麗;遼寧省城市家庭和諧發(fā)展的體育實現(xiàn)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曉楠;中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韓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民辦高職院校戰(zhàn)略定位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悅;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瑩;孫凡;;個性化教學中的雅斯貝爾斯教育思想研究[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孔林;;論教育中權威存在的可能[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曾華;;新課程教育目標對泰勒原理的繼承與超越[J];教育科學論壇;2008年07期
4 曾華;;新課程教育目標對泰勒原理的借鑒、吸收與超越[J];基礎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5 葉龍花;;教育即生成——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的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05期
6 曾華;;新課程教育目標對泰勒原理的繼承與超越[J];基礎教育;2008年10期
7 荀振芳;教育:對生命本原的追問和超越——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04年02期
8 趙同森;;喚醒靈魂的教育——雅斯貝爾斯教育思想解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18期
9 陳美華;芻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李曉明;;當代課程理論對“主導的課程范式”的超越[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思鋒;;試析雅斯貝爾斯的師生生存交往理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林;;權力的制衡與積極的自由——美國1965年“初等與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實施過程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朱漢民;;湖湘學派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明遠;程功明;;用協(xié)同理論指導學校心理教育的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金盛華;章志光;;試論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6 吳國珍;;現(xiàn)代西方課程理論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金忠明;;現(xiàn)代中國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問題論綱[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8 王鏡虞;;陶行知的教育哲學觀淺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第三、四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92年
9 熊若蔚;;對民辦學校關注的幾個問題及對策[A];銀齡睿智——為“十一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論文選編[C];2006年
10 邵曉蕓;;理情教育在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模式之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常曉蘭;我州全面完成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目標[N];甘孜日報(漢文);2006年
2 李萍 編譯;“歐洲2020戰(zhàn)略”教育目標難實現(xiàn)[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中國駐歐盟使團教育文化處 馬燕生 江洋 柯常青;歐盟如何落實2020教育目標[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雷泓霈;由“將生存能力寫入教育目標”想到的[N];貴陽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姜澎;解讀上!笆濉庇媱澗V要(草案)教育目標[N];文匯報;2001年
6 記者 葉輝 通訊員 魯福鈞;紹興縣提出高標準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標[N];光明日報;2003年
7 李衛(wèi)東;提高健康素質:教育目標的新維度[N];光明日報;2003年
8 師曉星;要反思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教育目標[N];遼寧日報;2003年
9 馬建軍;東鄉(xiāng)實現(xiàn)“普初”教育目標[N];甘肅日報;2003年
10 董駒翔;我們的教育該追求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但武剛;培養(yǎng)現(xiàn)實活動的主體[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胡春光;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訓與抗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敏;美國教育政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曾];教育目標的倫理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6 劉萬海;重返德性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曾水兵;從單向性到整體性:人學觀轉變與現(xiàn)代教育路向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9 高閏青;“以人為本”理念及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向春;群育思想的歷史嬗變與當代價值[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長健;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艷;從習俗的角度審視學校道德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彥(韋華);論“因材施教”[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敏;師生日常交往實踐的批判與反思[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榆;豐子愷“童心說”的教育意蘊[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瓊;變革與超越:課堂教學發(fā)展價值的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翁麗霞;論課堂精神[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禹云閃;交互主體與德育師生關系的重構[D];湖南科技大學;2007年
9 謝燕;當前教育實踐中的技術主義傾向及其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陳艾華;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80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8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