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財政分權與地方教育供給——省內(nèi)分權與財政自主性的視角
本文選題:省內(nèi)財政分權 + 財政自主性 ; 參考:《公共行政評論》2013年02期
【摘要】:中國的地方政府尤其是縣鄉(xiāng)級政府承擔著教育發(fā)展的主要責任,財政分權對地方教育投入有重要影響,而現(xiàn)有文獻通常認為財政分權不利于教育發(fā)展。論文從省內(nèi)財政分權和財政自主性的視角研究了財政分權對于地方教育供給的影響。基于1995—2008年省級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省級財政自主性,省級和地級政府對縣鄉(xiāng)級政府的財政支出分權有助于增加教育投入;縣鄉(xiāng)級自主性會減少義務教育支出,且省級或縣鄉(xiāng)級財政自主性與省內(nèi)支出分權之間存在顯著影響。論文研究表明財政分權會有助于增加教育投入,且應當重視縣鄉(xiāng)級政府在公共品供給中的重要作用,但應注意到政府間轉移支付的缺陷,以及不同省內(nèi)分權的不同影響。
[Abstract]:Local governments, especially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ocal education investment, whil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generally holds tha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local education supp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autonomy.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data from 1995 to 2008, it is found that provincial fiscal autonomy,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provincial and prefectur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o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will help increase educational input, and county and township autonomy will reduce the expenditure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between provincial or county level fiscal autonomy and provincial expenditure decentraliz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ill help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bu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fects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an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decentralization in different provinces.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公共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G4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蓉;楊建芳;;中國地方政府教育財政支出行為實證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袁連生;;中國教育財政體制的特征與評價[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3 鄧可斌;丁菊紅;;轉型中的分權與公共品供給:基于中國經(jīng)驗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研究;2009年03期
4 陶然;楊大利;張光;高燕楠;;財政收入需要與地方政府在中國轉軌和增長中的作用[J];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05期
5 張光;;財政分權省際差異、原因和影響初探[J];公共行政評論;2009年01期
6 王聞;;中國義務教育財政改革與地區(qū)差異分析:教育財政的公平與充足[J];公共行政評論;2009年02期
7 張光;江依妮;;為什么財政教育投入達不到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標:一個基于跨省多年度數(shù)據(jù)分析的實證研究[J];公共行政評論;2010年04期
8 范子英;張軍;;粘紙效應:對地方政府規(guī)模膨脹的一種解釋[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10年12期
9 傅勇;張晏;;中國式分權與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為增長而競爭的代價[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10 陳碩;高琳;;央地關系:財政分權度量及作用機制再評估[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光龍;管治華;崔金秋;;緩解縣鄉(xiāng)財政困難的思路與對策——以安徽為例的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金志云;;雙重激勵下的地方政府間競爭行為的博弈分析——以投資支出競爭為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杜方;朱軍;;地方政府間財政支出競爭與民生財政的主動性——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實證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密婷;;土地財政的成因與危害分析[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5 寧冬梅;鄭循剛;;四川省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實證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2期
6 李停;;皖江城市帶承接產(chǎn)業(yè)轉移的區(qū)際合作障礙——基于晉升博弈分析視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姜樹萍;;科學發(fā)展視野下的政府間財政關系審視[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施戍杰;吳大遠;;限定延伸職能,強化核心職能——斯密動力視角下國家職能的調(diào)整[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9 暴景升;;農(nóng)村義務教育供給與各級政府財政職責[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彭冰;;中央和地方關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欣;李建軍;;地方財政健康與財政分權——基于湖北省縣級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羅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間競爭:基于土地出讓反應函數(shù)的估算——來自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驗證(1993-2009)[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李尚蒲;羅必良;;中央與地方博弈:來自1999-2009年土地審批與違法用地的證據(jù)[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4 周杰;;中央控制與地方過渡供給:一類公共物品提供決定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5 劉寧;孫秋鵬;;投資宏觀調(diào)控過程中的中央與地方博弈行為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6 曹正漢;;弱者的產(chǎn)權是如何形成的?——中國被征地農(nóng)民的“安置要求權”向土地開發(fā)權演變的原因[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7 褚宏啟;;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體系重構與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教育二元結構及其破解[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尹恒;;中國縣級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翁禾倩;黃源泉;李宇星;林心穎;;“綠色信貸”實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維博弈分析[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楊勇;;聚集效應與我國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實證研究[A];中國旅游評論2011[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曉暉;論宏觀調(diào)控決策的法律調(diào)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底偃鵬;發(fā)展中國家財政分權對減貧的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張富田;權力和權力博弈推動的平滑轉型[D];南開大學;2010年
5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彭彥強;基于行政權力分析的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何力武;轉移支付、一體化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D];南開大學;2010年
8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利平;中國公務員規(guī)模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結構效率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春萌;新時期農(nóng)村公共服務供給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趙國強;鄉(xiāng)鎮(zhèn)財政能力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焦晶;財政扶貧資金運行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5 朱芳香;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形成機理與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尹燕飛;中國式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對基礎教育供給行為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婷;公共政策視野下我國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唐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縣級公共財政的困境及出路[D];湘潭大學;2010年
9 柳劉;江西省宏觀稅負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張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毅夫,劉志強;中國的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王蓉;楊建芳;;中國地方政府教育財政支出行為實證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徐鍵;;強制性支出責任與地方財政自主權[J];北方法學;2011年02期
4 王蓉;中國縣級政府教育財政預算行為:一個案例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2期
5 黃斌;鐘宇平;;教育財政充足的探討及其在中國的適用性[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6 王善邁,袁連生,劉澤云;我國公共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進展、問題及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杜育紅;梁文艷;杜屏;;我國農(nóng)村中小學公用經(jīng)費充足性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轉型期的公共服務 2008中國公共服務小康指數(shù):67.2[J];小康;2008年03期
9 楊君昌;新中國財政體制變革的回顧與展望[J];財經(jīng)研究;1999年10期
10 汪沖;;專項轉移支付漏損的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J];財經(jīng)研究;2007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文雅;[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謝平華;小學校際生均經(jīng)費差異分析[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迅;聶偉;;財政分權對西部教育影響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09期
2 成剛;蕭今;;省以下財政分權、轉移支付與基礎教育供給——基于1994-2001年江西省縣級數(shù)據(jù)的分析[J];教育與經(jīng)濟;2011年01期
3 駱勤;完善我國教育投資的對策[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5年07期
4 熊曉花;;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對策研究[J];西部財會;2007年03期
5 陳迅;聶偉;;財政分權對西部教育的影響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09年16期
6 曾明;曹文華;;義務教育投入中的轉移支付效應:省際數(shù)據(jù)的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12期
7 畢紅霞,李普亮,朱永德;農(nóng)村義務教育實證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丁穎;;教育支出在公私之間的分擔——美國、日本、韓國、法國、德國、英國比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4期
9 周美多;;稅費改革后農(nóng)村義務教育“三級共建”的財政投入機制研究[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廖楚暉;段吟穎;;教育、人力資本對地區(qū)增長效應的比較研究——基于川、渝兩地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向赤;;稅費改革對農(nóng)村義務教育影響的個案調(diào)查與政策建議[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李亞偉;趙衛(wèi)亞;;從分層模型視角看我國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響因素[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鄭磊;;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公共支出結構——中國省級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響因素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徐敬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歷史、現(xiàn)狀與比較[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胡詠梅;吳爽;;北京市居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實證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鄭磊;;義務教育經(jīng)費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縣的案例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葉曉陽;;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經(jīng)費充足性與地方政府激勵的問題——一個分權均衡模型的激勵相容改進[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王遠偉;;中國個人教育投入的總量與結構的最新變化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徐勇;鐘曉軍;李劍富;;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教育消費支出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林挺進;;中央財政能力與政策執(zhí)行:以分稅制對教育均衡之影響為例(1994—2001)[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財;新區(qū)財政大投入教育三年大變樣[N];鎮(zhèn)江日報;2008年
2 郭立揚;“因教致貧”由誰來負責[N];蘇州日報;2006年
3 叢峰 王勉;教育支出畸高:消費熱點變成難點[N];中國改革報;2005年
4 肖春飛;教育支出太大壓得家長“喘不過氣”[N];工人日報;2005年
5 記者 柯昌萬;陜西專項督查追回1.4億教育資金[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記者 劉莉;我國教育支出并不比國際水平低[N];科技日報;2007年
7 拓玲;今年財政支出安排908億[N];西安日報;2008年
8 苗福生 鐘昱 段國旭;農(nóng)民“第一消費”調(diào)查[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9 李斌;委員:重視教育,,為什么比例還逐年下降?[N];大眾科技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義富 通訊員 行之;把高額教育支出降下來[N];揚州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會可;共和國教育財政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梁國超;教育投資在經(jīng)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林皎;公共經(jīng)濟視野下當代我國教育財政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4 谷宏偉;“教育致貧”及其后果:轉軌時期中國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5 李霞;我國教育投資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6 邱偉華;公共教育與收入差異[D];復旦大學;2007年
7 李曉純;教育、人力資本、經(jīng)濟增長——理論闡釋和實證檢驗[D];吉林大學;2009年
8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徐清祥;教育投資與政府調(diào)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金蓮;中國西部農(nóng)村的教育費用與教育成就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冰;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構想[D];廈門大學;2007年
2 杜永素;我國縣級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結構分析[D];貴州大學;2007年
3 王京恒;中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曄;我國應加大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力度[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5 王微微;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遷與走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珊珊;論中國義務教育之轉移支付制度[D];復旦大學;2008年
7 余陽;論我國義務教育的財政制度選擇[D];四川大學;2003年
8 霍啟燕;關于中國政府教育支出的必要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杜文;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的基礎教育財政支出分析[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1年
10 傅旭東;中國教育投資快速增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支出的變化及其對家庭消費的影響[D];重慶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26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2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