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工程師院校及其發(fā)展趨勢
本文選題:工程師 切入點:私立院校 出處:《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19期
【摘要】:正法國工程師教育體系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工程師文憑兼具學術和職業(yè)特性,嚴格受到法律保護。獲得工程師文憑有兩條途徑:初始教育。學生進入一類稱作"工程師院校"的大學校(Grandesécoles)學習,達到培養(yǎng)標準后可獲得文憑?。國家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對工程師院校定期評估,只有獲得委員會授權的機構才可頒發(fā)國家認可的工程師文憑。繼續(xù)教育。在實際工作中不具工程師文憑但從事相關職業(yè)的人員,擁有5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具備相應技能的,可通過職業(yè)經(jīng)驗認證(VAE),由高教部頒發(fā)國
[Abstract]:The French engineer education system enjoys a high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e engineer diploma has bo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trictly protected by law. There are two ways to get an engineer's diploma: an initial education. Students attend a class of universities known as "colleges of engineers" and earn diplomas when they meet the training standards.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the titles of Engineers (CTI) regularly assesses engine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an institution authorized by the committee can issue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diploma in engineer. Continuing education. A person who does not have an engineer's diploma in practical work but who is engaged in a relevant profession, has more than 5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has the corresponding skills. VAEI can be certified through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
【分類號】:G55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俊;《在和平的日子里》的版本嬗變與情節(jié)典型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2 林義相;法國的“工程師經(jīng)濟學家”[J];國外社會科學;1987年06期
3 李金寬;論工程師在生產(chǎn)中的作用[J];管理科學文摘;1996年04期
4 程森成;面向 21 世紀工程師專業(yè)素質要求分析[J];武漢汽車工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5 張楚廷;“靈魂工程師”評析[J];教育評論;2002年04期
6 劉奉越;;論法國成人教育發(fā)展趨勢及其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何放勛;;工程范疇的歷史演變與工程師倫理責任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安華;;倒過來試試[J];現(xiàn)代交際;2008年06期
9 黃曉蕾;;回憶瞬間一:改革開放科技人才星期日工程師[J];華東科技;2008年12期
10 林建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作家到教師的價值轉換[J];師道;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祝延軍;;坦克的誕生、演化及其發(fā)展趨勢[A];“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tǒng)”課題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在家設計[A];機械工程未來二十年發(fā)展預測[C];2008年
3 何洪城;范友華;陳景震;馬芳;;竹纖維研究進展[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論文集[C];2009年
4 張應立;;農(nóng)民犯罪的概念及發(fā)展趨勢辨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須雷;;21世紀起重機的特征和發(fā)展趨勢[A];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物流工程與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第七屆物流工程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6 王新民;孫振平;;從宏觀環(huán)境與建筑業(yè)需求論述我國預拌砂漿末來十年的發(fā)展趨勢[A];第三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戴冬香;;對我國旅游經(jīng)濟學學科研究的認識與思考[A];旅游學研究(第五輯)[C];2010年
8 強鵬濤;于文;;中國衣物柔順劑市場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29屆[2009]中國洗滌用品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士敏;王東升;石紅梅;;新世紀我國高爐技術發(fā)展趨勢[A];199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1997年
10 吳祥;;日本梨的引種及鹽城梨果業(yè)的發(fā)展趨勢[A];中國科協(xié)第3屆青年學術年會園藝學衛(wèi)星會議暨中國園藝學會第2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培養(yǎng)“智能型工程師”[N];國際商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吳樂晉 衛(wèi)金橋;英國設計師和一款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誕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3 王希財邋玉月;“帶病工作”當休矣[N];經(jīng)理日報;2007年
4 李琨;技術黑馬障礙跑[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5 實習記者 高津;科技轉化急先鋒[N];科學導報;2006年
6 記者 劉國安 通訊員 程飛;大港天然氣公司打造素質優(yōu)良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N];中國石油報;2006年
7 記者 邵嶺;上海首批工程師研修基地成立[N];文匯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李穎;中西合璧 展現(xiàn)藝術內(nèi)涵[N];中國花卉報;2007年
9 李健;傳言中的Google[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10 ;建設工程合同的簽訂與風險防范(六)[N];廣東建設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世新;工程倫理學及其若干主要問題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何放勛;工程師倫理責任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蔣石梅;工程師形成的質量規(guī)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吳天昊;法國憲法委員會的組織與活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盧愛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淑英;運動競賽規(guī)則的本質特征、演變機制與發(fā)展趨勢[D];蘇州大學;2008年
7 梁艷;橋梁造型質量評價[D];同濟大學;2006年
8 馮壽波;論地理標志的國際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9 王卉;FIDIC合同框架下的中國工程項目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10 蔡良娃;信息化空間觀念與信息化城市的空間發(fā)展趨勢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慶;論FIDIC紅皮書中工程師的法律地位及行為效力[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王岳;飲食方式與飲食具設計[D];東華大學;2005年
3 湯燕;中國非正規(guī)渠道移民的現(xiàn)狀、成因及趨勢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侯杰輝;國際結構的現(xiàn)實與發(fā)展趨勢[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潔宇;析論國際非政府組織發(fā)展軌跡及其規(guī)律[D];青島大學;2005年
6 羅晶;我國銀行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7 蔡建東;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8 袁淵;現(xiàn)代工業(yè)建筑發(fā)展趨勢探析[D];重慶大學;2005年
9 彭蓮萍;《消費文化影響下的娛樂新聞報道》[D];暨南大學;2005年
10 寇瑩;新財經(jīng)類報紙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D];暨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795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7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