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教育需要品牌
本文選題:培訓教育 切入點:文化 出處:《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培訓教育因其作用和價值以及對于社會的貢獻,已經(jīng)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guān)注支持培訓教育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影響培訓教育成長的因素較多,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大小是一個關(guān)鍵。培訓教育需要品牌,品牌是其發(fā)展的基礎和保證。有品牌就會有地位和話語權(quán),就會有競爭力。我們要在理念、管理、文化、課程、教師、家長、營銷、服務等維度,有序地創(chuàng)建培訓教育的品牌。
[Abstract]:Training education, because of its role and valu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It is both desirable and necessary to focus on supporting training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training education, Brand influence is a key. Training education needs brand, brand is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of its development. If brand has status and voice, it will be competitive. We need to be in ideas, management, culture, curriculum, teachers, Parents, marketing, service and other dimensions, in an orderly way to creat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brand.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評審課題[0608046A]
【分類號】:G522.72;F273.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鷗;;先例理論研究及在教學中的應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5期
2 李殿森;靳玉樂;;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條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3 張祥云;羅紹武;;對話的意蘊——基于教育立場的多維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李振村;;從細節(jié)出發(fā)抵達文化——我讀《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J];基礎教育;2006年07期
5 ;本期精彩言論[J];基礎教育;2007年06期
6 陳曦;;朱永新:總理的“三個更加”都與民辦教育有關(guān)[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3期
7 楊敬源;;尊重人性本真 做好“幸福文化”——赴上海學習考察報告[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1年04期
8 ;營造北大特色研修文化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年06期
9 ;聲音[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1年17期
10 王洪運;;淺析微博的特性與功能[J];新聞窗;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志;王佑華;;學校文化的發(fā)展和診斷[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寶森;;文化價值觀對大學生心理成長之影響[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于村;;舉素質(zhì)教育大旗 走全面發(fā)展道路[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4 劉培忠;;淺談如何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5 陶來恒;;透過心理咨詢工作 看大學生心理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6 紀宏;;性教育與大學生性心理健康[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曾琳娜;仇忠浩;廖碧珠;曾祥銀;陳振業(yè);藍惠玲;;廣東省高校教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8 郭少榕;陳淑t$;;近現(xiàn)代閩南教會學校的發(fā)展與特點[A];廈門博物館建館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9 ;從農(nóng)村實際出發(fā) 搞好中小學影視教育[A];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工作座談會交流材料匯編[C];1999年
10 李廣錄;;素質(zhì)教育與班主任工作[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芳;云南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培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成立[N];云南政協(xié)報;2011年
2 周潤健;天津:農(nóng)民培訓教育入“法”[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3 孫鵬程;東海強化教干在職培訓教育[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4 本報記者 張詠梅;有規(guī)有矩才成方圓標準化成IT培訓教育前進助推器[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8年
5 通訊員 王保林 記者 張帆;我市制定人事培訓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N];承德日報;2007年
6 朱振欣;高等職業(yè)培訓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韓丹;海外風險投資“下注”中國民辦教育[N];經(jīng)濟參考報;2007年
8 宗河;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zhì)放在首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通訊員 濮水忠;金山衛(wèi)社區(qū)學校形成培訓教育循環(huán)模式[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8年
10 記者 童凱 通訊員 丁杰 陳崇華;我市培訓教育系統(tǒng)高層次人才[N];泰州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魯平;解讀上海外語教育:歷史與文化語境的嬗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殿森;論課程知識的社會建構(gòu)[D];西南大學;2006年
4 吳曉玲;走近教學想象力[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白蕓;理解學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海燕;地域文化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旭東;現(xiàn)代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9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慶軍;學校品牌的視覺形象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2 何錫江;混合學習模式應用于培訓教育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胡金蓮;云南少數(shù)民族、漢族小學生學校適應性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顏志榮;錢賓四新亞時期“中國人”教育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5 涂淵;第三次教育理論革命[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春燕;清代桐城教育發(fā)展初探[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逄金龍;胡先殨文教思想簡論[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兵;文化的理解與融合:多元文化課程發(fā)展的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楊光海;大眾文化的批判與重構(gòu):當代中國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義勝;當代教師的文化使命[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02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0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