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教育學成為一門科學的五個前提問題
本文選題:教育學 切入點:科學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于"教育學是不是一門科學"的追問,自從赫爾巴特19世紀初創(chuàng)立科學教育學開始,教育家們從未中斷過對這一問題的思索。有的人認為教育學是一門科學,也有好多人否認或不承認教育學是一門科學。陳元暉認為,教育學是一門科學,并在1990年秋在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系所做的報告中談了教育學成為一門科學的五個前提:把編教科書放慢一些,先搞專題研究;大膽沖破凱洛夫《教育學》的限制;重視教育學史;重視教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要多讀書。以下文章是根據(jù)報告現(xiàn)場錄像做的整理。
[Abstract]:As to whether pedagogy is a science, educators have never stopped thinking about it since Herbart founded it in early 19th century. Some people think that pedagogy is a science. There are also many people who deny or deny that pedagogy is a science. Chen Yuanhui believes that pedagogy is a science. In the report made by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in 1990, the author talked about the five prerequisites for pedagogy to become a science: to slow dow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to carry out special research first,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of Kelov's Pedagog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dagogy and natural science; read more books.
【分類號】:G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民;;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運動規(guī)律的前提——科學的實踐觀和科學的社會革命理論[J];社科縱橫;2007年12期
2 白明亮;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問題的再審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3 楊樹安,張曉蓬;對中國乒乓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J];體育科學;2000年02期
4 李春密,李會容;就科學教育的問題“采訪”約翰·杜威(摘譯)[J];學科教育;2000年12期
5 鄒廣文;“科玄之爭”與中國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 王彩云;文藝復興時期人文與科學的關系[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1年03期
7 王剛,靳磊;談談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8 朱海文;從數(shù)學談科學與技術的劃界及聯(lián)系——兼談“李約瑟難題”的數(shù)學問題[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盧風;科學需要民主與良知[J];學術界;2003年02期
10 辛藝玲;論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三位一體原則[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彬;向茂甫;;教育學史在我國的演進和發(fā)展——學科制度建設的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2 高小平;侯麗巖;;危機管理方法論初探[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葉海英;;以“海洋教育”為內容的小學科學課外實踐活動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4 劉沖;;中國科學發(fā)展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A];科技期刊辦刊經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史俊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的進展[A];2009`中國地理信息產業(yè)論壇暨第二屆教育論壇就業(yè)洽談會論文集[C];2009年
6 邱登科;;政府與科學傳播[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耀武;;城市規(guī)劃——科學與烏托邦的統(tǒng)一[A];城市規(guī)劃和科學發(fā)展——2009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劉林霞;;湖北省雨洪資源利用的思考[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云;余靜;;現(xiàn)代分析技術在文件檢驗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10 許光曙;;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顏曉巖;2006年預算編制方針確定[N];中國財經報;2005年
2 記者 王婷 通訊員 周煒;捧著一顆心來[N];浙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于啟宏;論文革后的中國自然主義文學[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裘涵;科學技術論視野中的技術標準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曹潤生;論世界觀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郝鴻軍;知識的合法性[D];吉林大學;2007年
5 楊俊;雅斯貝爾斯的元哲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唐忠毛;現(xiàn)代性視閾中的佛教本覺思想批判與論爭[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福春;美國教育學演進史(1832-1957)[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慧敏;十九世紀英國教育學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磊;中醫(yī)病因學的科學與文化分析[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王霞;論生育行為文明[D];河北大學;2006年
4 姜杰;中醫(yī)科學性的思辨[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5 張慧文;《科學》課程中的探究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惠銀東;高中《函數(shù)》教學設計[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賈臘江;論科學與人文的交融[D];西北大學;2005年
8 吳懷林;論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復雜性關系[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9 郭巖峰;阿爾都塞“馬克思的理論反人道主義”理論評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黃興禮;論現(xiàn)代科技革命對中國人權發(fā)展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892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8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