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親子關系對3-7歲兒童問題行為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30 08:10

  本文關鍵詞:親子關系對3-7歲兒童問題行為的影響 出處:《社會心理科學》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親子關系 兒童 問題行為 家庭教育


【摘要】:采用Conners父母癥狀問卷、親子關系自我評價量表對2所幼兒園的250名3-7歲兒童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兒童問題行為的檢出率為17.05%;(2)兒童的品行、多動因子均分高于常模;(3)不同親子關系組的兒童在問題行為總分、學習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親子危機組的各項問題行為得分最高;(4)男女兒童問題行為總分存在差異(t=2.023,p0.05),沖動因子存在顯著差異(t=3.235,p0.01),男童沖動因子均分高于女童;(5)3-5歲組和6-7歲組兒童在品行、學習、沖動、焦慮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p0.01);(6)親子關系與兒童問題行為存在顯著負相關(r=-0.225,p0.01)。(7)親子關系是兒童問題行為的一個有效預測變量,改善親子關系可以減少兒童問題行為。
[Abstract]:......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編號:SC12E016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1.引言兒童問題行為是擾亂他人和影響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給社會帶來麻煩的行為[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兒童問題行為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20世紀70年代,國外報道學齡兒童問題行為的檢出率為5%-15%;20世紀80年代,Brandenburg N.A.指出發(fā)達國家兒童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增至14%-2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衍;陳新宇;;親子關系研究進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親子關系自我評量表[J];啟蒙(3-7歲);2010年06期

3 呂勤,陳會昌,王莉;兒童問題行為及其相關父母教養(yǎng)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4 俞國良,金東賢;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對3~6歲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5 徐浙寧,包水娟,鄭惟莊;上海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與親子關系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6 張曉;陳會昌;張桂芳;周博芳;吳巍;;親子關系與問題行為的動態(tài)相互作用模型:對兒童早期的追蹤研究[J];心理學報;2008年05期

7 石偉,張進輔;國外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對行為傾向影響的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1999年01期

8 王云峰;馮維;;親子關系研究的主要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7期

9 王玉鳳,任桂英,顧伯美;不同時期北京市城區(qū)兒童行為問題比較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1期

10 鐘寶亮;陳紅輝;張建芳;徐漢明;范銀萍;王品琥;;武漢市兒童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迎春,倪進發(fā),陶芳標;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2 俞國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陳衍;陳新宇;;親子關系研究進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4 王賀茹;金春華;張建娜;宋文紅;;不同時期兒童行為問題的比較研究[J];北京醫(yī)學;2011年01期

5 劉津;王玉鳳;;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共患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危險因素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6 汪毅;劉粹;王玉鳳;;社會技能訓練對有行為問題兒童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7 侯愛民;近十年親子關系與兒童行為關系研究綜述[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8 侯愛民;國內(nèi)兒童同伴關系的相關研究綜述[J];濱州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9 羅自旺;孫鳳珍;;潞西市漢族和傣族小學兒童行為問題的比較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1期

10 于慧敏;;談幼兒教學活動中的生命與愛[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朱倩云;;小學高年級學生問題行為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趙國秋;傅素芬;王義強;劉健;唐光政;陳紅衛(wèi);張雪紅;;杭州市中小學生行為問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孟秀紅;何成森;;大學生自我和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金海菊;;麗水市區(qū)2-3歲兒童行為問題調(diào)查分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九卷 預防分卷)[C];2006年

5 趙國秋;傅素芬;王義強;劉健;唐光政;陳紅衛(wèi);張雪紅;;杭州市中小學生行為問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黎明;育兒評估量表的研制及應用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2 李燕;親子關系的教育哲學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3 嚴征;農(nóng)民工子女健康和行為的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趙梅;婚姻沖突及其對青春期子女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長虹;對立違抗性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TPH2、5-HTTLPR及MAOA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柳菁;心理彈性新論:多視角PAC人格模型理論與實證[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群;第三種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韓煊;流動兒童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宋曉琴;初中生問題行為影響因素及綜合干預措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余曉敏;小學生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咸金花;父母團體訓練對兒童的問題行為改變之效果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靜鑫;4歲兒童氣質(zhì)活動性與教養(yǎng)方式對其8歲問題行為的預測[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小穎;蘇州市小學生行為問題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夏麗萍;中職生職業(yè)價值觀教育:意義、問題及對策[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丹丹;城鄉(xiāng)遷移與婚姻關系[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李小鳳;福州地區(qū)流動初中生孤獨感狀況與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郭海平;初中生不良同伴關系干預的案例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倩倩;小學高年級兒童人際交往專題的教案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丹如;4-5歲幼兒的社會退縮行為與其自我知覺及親子依戀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徐敏;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社交焦慮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迎春,倪進發(fā),陶芳標;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2 鄒泓;中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同伴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3 石偉,張進輔,黃希庭;初中生親子關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1期

4 仇成軒,劉麗雪,隨桂英,胡建勇;濟寧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6年03期

5 陶維娜,徐相蕊,王冰,王衛(wèi)東;4~16歲兒童行為問題及其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6年03期

6 何珊茹,馬佳,宋平,莫瑞豪,李志勇,靜進;深圳市城區(qū)兒童少年行為問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2期

7 李松;;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家庭環(huán)境、心理健康及學業(yè)成績的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09期

8 李霞,彭濤,張鶴;小學生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6期

9 ;全國22個省市26個單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兒童行為問題調(diào)查——獨生子女精神衛(wèi)生問題的調(diào)查,防治和Achenbach's兒童行為量表中國標準化[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2年01期

10 ;中國精神衛(wèi)生工作規(guī)劃(2002—2010年)[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寧;兒童問題行為與師生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瑞平;;行為矯正——兒童問題行為常用輔導方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08期

2 鄭淑英,吉順利;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1998年02期

3 賀銀才;;淺談親子關系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S1期

4 趙丹娣;;兒童問題行為與家庭環(huán)境及教育觀念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4期

5 張聲遠;;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養(yǎng)育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3期

6 魏明霞 ,夏豐;父母離異與兒童的問題行為[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6期

7 李強;城市初中學生父子關系與問題行為的相關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0年06期

8 吳曉初;;單親家庭子女隔代教育下心理狀況的個案調(diào)查[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3期

9 李均;論兒童早期人格塑造[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0年03期

10 萬云英;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受損測試比較及有效保護[J];當代青年研究;199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銳;;家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修巧燕;;家庭中親子關系對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簡述幾位精神分析學家的思想[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張曉;陳會昌;張桂芳;;托班幼兒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與其行為問題的追蹤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宗愛東;李丹;丁月增;;2歲兒童分享行為與家庭因素關系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張桂芳;陳會昌;張曉;;入園初期幼兒自身特點及與成人的關系對兩年后社會能力的預測[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楊敏;;杭州地區(qū)3—7歲兒童家庭教育與性格發(fā)展的調(diào)查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7 蒙廷英;;家庭教育與留守兒童的成長初探[A];2007烏蒙論壇論文集(三)[C];2007年

8 李智聰;黃辛隱;;內(nèi)觀療法對改善中學生親子關系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張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對待家庭義務感的態(tài)度及其與親子關系和學業(yè)適應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梁珊;;初中生心理特點與家庭教育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向可芬;孩子心有千千結(jié)[N];浙江日報;2003年

2 欣穎;為什么會有“心理孤兒”[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3 鄒莉;要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N];中國石油報;2003年

4 鄒莉;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N];山西日報;2003年

5 吳小秀 編譯;壓力下的吶喊[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王保健;可致兒童睡眠障礙[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7 袁克儉;兒童狂暴有新說[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4年

8 ;天津三分之一兒童有心理行為問題[N];浙江日報;2000年

9 實習記者 曹吟;提高愛與溝通的能力 才能讓你更幸福[N];成都日報;2009年

10 朱譽惠;培養(yǎng)兒童的健全人格[N];安徽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3~9歲兒童氣質(zhì)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2 周世杰;兒童記憶成套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3 宋曉琴;初中生問題行為影響因素及綜合干預措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美萍;親子關系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聯(lián)系:遺傳與環(huán)境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jié)構(gòu)、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闊;兒童類別形成中知識效應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7 胡金生;兒童同情心的結(jié)構(gòu)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鄒曉燕;3—5歲兒童獨立性發(fā)展特點與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9 錢琴珍;兒童對漢語知識內(nèi)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勁松;兒童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飛;傳統(tǒng)父親人格結(jié)構(gòu)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及其價值[D];蘇州大學;2009年

2 袁萍華;父母效能訓練(P. E. T.)的心理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美萍;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權威觀/行為自主期望與親子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孫麗君;渝豫兩地家庭親情教育對中學生親情觀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向芳;親子溝通與初中生自我教育的雙向互動[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鳳爾翠;受體罰兒童的心理行為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權威認知及其對親子關系影響的機制[D];浙江大學;2006年

8 黃彥萍;3.5~5.5歲兒童心理理論與時序認知能力關系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鄭紅蘭;3-5歲兒童錯誤信念行為解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薛yN凌;上海地區(qū)青少年及兒童性別角色的測量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3540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540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cbb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