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的探討 出處:《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現代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越來越傾向于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趨勢下,現代教育技術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它在我國國內的教育教學改革中也受到重視。在簡要分析現代教育技術作用以及素質教育和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這兩者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具體運用情況。
【作者單位】: 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F代教育技術中心;惠州學院圖書館;
【基金】: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體質健康研究”(批準號:2013C038)
【分類號】:G40-057
【正文快照】: 素質教育的實施不僅是社會經濟以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對于我國的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要認清其發(fā)展的長期性、艱巨性以及復雜性。1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多媒體教育工具的使用基礎上,把教育過程中的相關資源以及可操作要素都有效結合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鵬;;淺談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J];科技信息;2006年06期
2 張俊杰;;淺談現代教育技術與實施素質教育[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8期
3 王新軍;;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軍校素質教育[J];科技資訊;2006年12期
4 吳_";;淺談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技術[J];北方經貿;2011年05期
5 王東;我國教育如何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6 包維勇;;教師如何轉變角色服務于素質教育[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7 張義軍;;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J];河南農業(yè);2007年22期
8 陳麗萍;;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探究[J];商品與質量;2010年SC期
9 許小平;郝麗寧;;略論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10 陳興伯;翟曉丹;徐路路;;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鐘靈;;現代教育技術在實踐中的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周宗偉;;共生的教育環(huán)境——信息社會中學校教育技術的運用策略[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郭永江;;論知識經濟時代的素質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5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6 韓柏春;李偉達;何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素質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孫盤龍;王桂君;賈桂芝;鎖向花;;素質教育應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8 高兵;;人本主義教育與我國素質教育對比研究[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9 王曉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探索教學改革[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立信;;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詹祥生;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旗幟[N];發(fā)展導報;2003年
2 吳盈盈 實習記者 李敏;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悟”與“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3 楊明富;素質教育,,從我做起[N];中國教師報;2005年
4 筱妮;素質教育不再是口號[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5 劉門友;考試與素質教育[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6 鄔煥慶 張景勇 周立民;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里?[N];人民代表報;2006年
7 楊武平;呼喚素質教育的春天[N];太原日報;2005年
8 旬陽縣城關小學 張博;走出山區(qū)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道路[N];安康日報;2006年
9 郭紅娟;素質教育不能忽視挫折鍛煉[N];承德日報;2006年
10 尉小瓏;素質教育:為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全方位教育[N];工人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友群;現代教育技術的建構主義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曙婷;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校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3 李美鳳;廣義技術視野下的教師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衛(wèi)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仕品;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湯林春;學校效能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德龍;主體性教育督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代林;試論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彭祥生;論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的整合[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黃德群;港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吳仁芳;現代教育技術下數學教師角色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劍欣;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教學模式的建構[D];河北大學;2005年
6 趙展民;通渭縣普通中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狀況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高洪;現代教育技術的哲學思考[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8 徐華勇;高職高!冬F代教育技術》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徐洪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視力缺陷補償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紅明;克什克騰旗教師進修學,F代教育技術課程現狀調查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29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2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