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預期對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影響:中介效應與調節(jié)效應
發(fā)布時間:2017-11-05 20:32
本文關鍵詞:結果預期對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影響:中介效應與調節(jié)效應
【摘要】:采用攻擊性問卷、關系攻擊行為量表、結果預期量表、移情量表和自我控制能力問卷對720名中學生進行調查,考察了結果預期與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關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移情在其中的調節(jié)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1)結果預期與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外部攻擊和關系攻擊)存在顯著負相關;(2)自我控制在結果預期與青少年攻擊性行為之間起著完全中介作用;(3)在結果預期對青少年外部攻擊行為的預測中,移情發(fā)揮了調節(jié)作用。在高移情個體中,結果預期并不預測外部攻擊行為,而在低移情個體中,結果預期顯著地反向預測外部攻擊行為;(4)自我控制在結果預期與青少年外部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受到移情的調節(jié),高水平的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地緩解青少年因低自我控制而導致的高攻擊性。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攻擊是指有意傷害他人(包括身體傷害或心理傷害)的行為或傾向,其核心特征為“有意傷害性”,攻擊通常還涉及憤恨或想要傷害他人的情緒或內部心理狀態(tài)(紀林芹,張文新,2007)。前人的研究將攻擊區(qū)分為外部攻擊和關系攻擊,外部攻擊是指采用面對面的直接攻擊形式,如挑剔、辱罵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紅姣,盧家楣;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問卷的編制及其調查[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2 任朝霞;淺談移情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紀林芹;張文新;;兒童攻擊發(fā)展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2期
4 杜紅梅,馮維;移情與后果認知訓練對兒童欺負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梁鳳華;高中生關系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何安明;;大學生移情能力與利他行為的相關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2 姜英杰;董奇;;EFL大學生英文寫作元認知的因素及發(fā)展趨勢[J];心理科學;2006年02期
3 馮維,杜紅梅;國外移情與兒童欺負行為研究述評[J];中國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4 鄭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麥t熝,
本文編號:1145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458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