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彈性對注意偏向和記憶偏向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教師心理彈性對注意偏向和記憶偏向的影響
【摘要】:在變化了的環(huán)境中,個體能否成功應對負性信息所帶來的干擾和威脅,心理彈性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個體適應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標。隨著社會對教育及教育工作者要求的提高,難免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壓力和困難,使教師感受到很多消極的體驗,進而影響他們對信息的認知加工以及對環(huán)境的適應。同時,由于當前國內外關于教師心理彈性的理論研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相關的實證研究則為數(shù)較少,而對教師心理特點的理解又有其重要性,因此,教師心理彈性的研究還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將對豐富心理彈性的研究內容提供重要參考,對深入了解心理彈性與認知之間的關系、探討心理彈性在信息加工過程中的作用提供重要信息,同時也為教師心理健康提供可資借鑒的依據(j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心理彈性的理論基礎上修編《中學教師心理彈性量表》,并以此為工具,考察教師心理彈性的一般現(xiàn)狀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結合問卷測量和實驗室實驗的研究方法來揭示教師心理彈性與加工負性情緒信息時認知特點間的關系。針對以上內容,本文進行了兩個方面具體的實證研究: 第一方面主要是圍繞教師心理彈性的結構、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展開調查研究。具體包括:在教師心理彈性概念的基礎上分析教師心理彈性的結構并修編了《教師心理彈性量表》;運用該量表考察了教師心理彈性的性別、任教部級、任教科目、學歷以及教齡特點。 第二方面的實證研究主要探討教師心理彈性與不同情緒詞匯信息加工之間的關系。具體是通過注意偏向實驗和記憶偏向實驗分析了不同心理彈性教師加工不同情緒詞匯信息時的認知特點。 通過以上研究,本文獲得如下主要結論: (1)《教師心理彈性量表》由職業(yè)認同、問題解決和職業(yè)技能3個維度構成,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夠作為測評教師心理彈性的有效工具。 (2)教師心理彈性受到任教部級、任教科目、學歷以及教齡的影響。 (3)心理彈性對消極詞匯的顏色識別產(chǎn)生顯著影響,低心理彈性者對消極詞匯有情緒Stroop效應,對消極詞匯表現(xiàn)出明顯的注意偏向效應。 (4)心理彈性對消極詞匯的再認產(chǎn)生顯著影響,低心理彈性者對消極詞匯更為敏感,表現(xiàn)出明顯的記憶偏向效應。
【關鍵詞】:心理彈性 注意偏向 記憶偏向 教師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35.1;G44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緒論6-7
- 1.1 研究背景6
- 1.2. 研究意義6-7
- 第二章 文獻綜述7-12
- 2.1. 心理彈性及其相關研究7-8
- 2.2. 教師心理彈性8-9
- 2.3. 認知加工偏向9-10
- 2.4. 心理彈性與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10-11
- 2.5. 問題的提出11-12
- 第三章 《中學教師心理彈性量表》的修訂12-16
- 3.1. 修訂目的與原因12
- 3.2. 項目收集12
- 3.3. 教師心理彈性量表初測12-16
- 第四章 教師心理彈性的現(xiàn)狀16-25
- 4.1. 研究目的16
- 4.2. 研究方法16-17
- 4.3. 研究結果17-19
- 4.4. 教師心理彈性的基本狀況19-23
- 4.5. 討論23-24
- 4.6. 小結24-25
- 第五章 教師心理彈性對注意偏向的影響25-29
- 5.1. 研究目的25
- 5.2. 研究方法25-26
- 5.3. 結果分析26-27
- 5.4. 討論27-28
- 5.5. 小結28-29
- 第六章 教師心理彈性對記憶偏向的影響29-32
- 6.1. 研究目的29
- 6.2. 研究方法29
- 6.3. 結果分析29-30
- 6.4. 討論30-31
- 6.5. 小結31-32
- 第七章 總結論、研究創(chuàng)新、不足與展望32-33
- 7.1. 總結論32
- 7.2. 研究創(chuàng)新32
- 7.3. 研究不足與展望32-33
- 參考文獻33-36
- 附錄36-37
- 致謝37-38
- 個人簡介3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曉燕;教師心理需要調節(jié)[J];中小學管理;2000年03期
2 戴崇印;教師聘任制聘前考核教師心理與調節(jié)初探[J];貴州教育;2003年11期
3 崔昌淑;;如何走出心理困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Z1期
4 張璧宏;;拖堂的原因、后果及對策的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06年11期
5 鐘云芳;;淺談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教師的職業(yè)壓力[J];教師;2010年03期
6 劉旆言;;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7 李天鳳;從案例看教師心理素質對素質教育的影響[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05期
8 馮鳳玲,申健民;高等院校教師心理壓力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6期
9 何炯祥;林素娟;;廣西高校教師心理現(xiàn)狀分析[J];廣西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10 盧世英;;感受自我心理調適[J];寧夏教育;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萬成;周麗華;陳昆玉;;深圳市羅湖區(qū)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程然;郭濱;高長玉;馬文元;李賀楠;;大連市副高職稱以上教師心理狀況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楊應元;;民辦學校教師心理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劉升禮;;知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王志遠;;音樂療法對高校教師亞健康的分析[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張丹;;對教師職業(yè)現(xiàn)狀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7 張宏雷;劉鐵京;;再析影響中學教師心理的幾個相關因素及對策[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張福旺;魏學斌;;制度奠基 機制保障 構建和諧的干部教師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周浩;邵明道;;教師心理健康修養(yǎng)淺談[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駱東風;;中小學教師管理中兩難問題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鄒永寧 段宏偉;武漢開設教師心理氧吧[N];湖北日報;2009年
2 陳通秀;教師心理保健工作見成效[N];工人日報;2003年
3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許燕 王芳;警惕教師心理枯竭[N];中國教育報;2004年
4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關系學院 李貴成 張莉;教師心理:幾多表現(xiàn)幾多憂[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舒晴;教師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關注[N];中國改革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王彥;關注教師心理健康[N];黑龍江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李小偉;老師 您哪來這么大“火”[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譚新政;杭州:3/4教師深感壓力沉重[N];解放日報;2003年
9 記者 汪訓波;教師“獸行”是心理問題還是管理問題[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洪繼林 作者單位 隴西縣紫來學校;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N];定西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威;大學教師心理契約的結構及其動態(tài)變化[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張立迎;普通高等學校教師心理契約形成、履行、破裂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高笑;胖負面身體自我圖式女性對身體信息的注意偏向:理論模型及加工規(guī)律[D];西南大學;2010年
4 李霞;管理者的職業(yè)彈性研究:結構及其前因后效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5 郭薇;不同依戀類型戀愛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學;2012年
6 王芳;當前我國大眾化報紙消息來源偏向研究[D];武漢大學;2007年
7 徐秀麗;面向窮人的農業(yè)科技政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馬鋒;現(xiàn)代風險報道生產(chǎn)偏向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9 李黔川;“非理性”投資決策的行為分析[D];重慶大學;2008年
10 朱新球;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彈性供應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靜;教師心理彈性對注意偏向和記憶偏向的影響[D];寧夏大學;2013年
2 王思陽;小學教師心理資本的特點及相關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惠麗;小學教師心理授權的特點及其與歸因方式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4 謝穎;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內容結構研究及問卷編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5 宋亞杰;高校教師心理授權的特點及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許日華;張家港市普通高中老師心理壓力現(xiàn)狀,成因與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查建生;中學評優(yōu)不公及其對教師心理影響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馮建國;鄭州市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心理健康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文;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問卷的編制及其特征分析[D];西南大學;2010年
10 歐朝暉;教師心理所有權及其基于組織的自尊、組織公民行為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20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2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