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股疼痛綜合征患者進行PNF干預前后下肢的表面肌電圖變化
發(fā)布時間:2017-07-08 12:07
本文關鍵詞:髕股疼痛綜合征患者進行PNF干預前后下肢的表面肌電圖變化
【摘要】:髕股疼痛綜合征(PFPS)是比較常見的膝關節(jié)疾病,致病因素較多,治療方法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過下肢表面肌電圖(sEMG)的變化來分析本體感覺神經(jīng)肌肉促進技術(PNF)對PFPS的影響。本研究有1 0名PFPS患者,均為北京體育大學在校學生,其中有2名是雙腿均是患側,其余8名只有一側是忠側。受試者在40cm高的箱子上單腳跳起,同側腳單腳落地,采集并記錄其動作過程中的下肢表面肌電信號后,進行4周,每周3次,每次3組,每組10次的PNF干預。干預后再次進行表面肌電信號的分析。結論:下肢PNF可以改善PFPS患者的股內側。赏鈧燃〉募せ铐樞颍豢梢愿纳芇FPS患者神經(jīng)對股內側肌、臀大肌、臀中肌的募集能力;可以改善肌肉疲勞程度,提高肌耐力。 下肢PNF可以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礙,從而達到改善PFPS癥狀的效果。
【關鍵詞】:髕股疼痛綜合征 PNF 表面肌電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英文縮略詞對照表10-11
- 1. 前言11
- 2. 文獻綜述11-25
- 2.1 髕股疼痛綜合征概述11-13
- 2.1.1 髕股關節(jié)及其運動學11-12
- 2.1.2 髕股關節(jié)的穩(wěn)定因素12-13
- 2.2 髕股疼痛綜合征發(fā)病機制13-18
- 2.2.1 股四頭肌VMO/VL激活順序不同步13-14
- 2.2.2 髖部肌肉力量薄弱14-15
- 2.2.3 Q角15-16
- 2.2.4 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及軟組織過緊16-17
- 2.2.5 本體感覺缺失17-18
- 2.3 髕股疼痛綜合征非手術治療現(xiàn)狀18-21
- 2.3.1 肌肉力量訓練18-20
- 2.3.2 通過髕骨貼扎進行干預20-21
- 2.3.3 通過對肌肉過緊的進行牽拉放松進行干預21
- 2.4 本體感覺神經(jīng)肌肉促進(易化)技術21-23
- 2.4.1 PNF的特點22
- 2.4.2 PNF解剖學基礎22
- 2.4.3 PNF的基本運動模式22-23
- 2.4.4 PNF的應用現(xiàn)狀23
- 2.5 表面肌電23-25
- 2.5.1 sEMG在PFPS生物力學機制研究中的作用24
- 2.5.2 sEMG在康復療法選擇與療效評價方面的應用24-25
- 3. 研究對象與方法25-29
- 3.1 研究對象25-26
- 3.2 功能量表26
- 3.3 實驗設計26-27
- 3.4 PNF具體干預方案27-28
- 3.5 數(shù)據(jù)采集28-29
- 3.5.1 實驗設備28
- 3.5.2 準備具體操作步驟28
- 3.5.3 表面肌電采集28-29
- 3.5.4 測試動作29
- 3.6 數(shù)據(jù)處理29
- 3.6.1 肌電數(shù)據(jù)處理29
- 3.6.2 統(tǒng)計分析29
- 4. 研究結果29-35
- 4.1 PSS主觀評價量表結果29-30
- 4.2 下肢7塊肌肉表面肌電MF在PNF干預前后的變化特征30-31
- 4.2.1 患側腿PNF干預前后的MF值比較30-31
- 4.2.2 健側腿PNF干預前后的MF值比較31
- 4.3 下肢7塊肌肉表面肌電MPF在PNF干預前后的變化特征31-32
- 4.3.1 患側腿PNF干預前后的MPF值比較31-32
- 4.3.2 健側腿PNF干預前后下肢的MPF值比較32
- 4.4 下肢7塊肌肉表面肌電IEMG在PNF干預前后的變化特征32-33
- 4.4.1 患側腿PNF干預前后的IEMG值比較32-33
- 4.4.2 健側腿PNF干預前后的IEMG值比較33
- 4.5 下肢肌肉激活順序在PNF干預前后的表面肌電圖變化特征33-35
- 5. 分析與討論35-39
- 5.1 PFPS患者在PNF干預前后的功能活動疼痛值分析與討論35
- 5.2 PFPS患者在PNF干預前后的肌電圖變化分析與討論35-38
- 5.2.1 PFPS患者在PNF干預前后的MF/MPF值變化的分析與討論35-36
- 5.2.2 PFPS患者在PNF干預前后的IEMG值變化分析的分析與討論36-37
- 5.2.3 PFPS患者在PNF干預前后的七塊肌肉激活順序變化的分析與討論37-38
- 5.3 PNF對PFPS的治療效果分析與探討38-39
- 6. 結論與建議39-40
- 6.1 結論39
- 6.2 建議39-40
- 致謝40-41
- 參考文獻41-49
- 附錄49-50
- 個人簡歷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0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志杰;劉春龍;王俊;劉四文;唐丹;;髕股疼痛綜合征的損傷機制、評定及治療[A];廣東省康復醫(yī)學會、廣東社會學會健康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張志杰;劉春龍;王俊;劉四文;唐丹;;髕股疼痛綜合征的損傷機制、評定及治療[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選編[C];2007年
3 繆萍;王楚懷;;表面肌電圖在髕股疼痛綜合征中的應用[A];廣東省康復醫(yī)學會、廣東社會學會健康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王步年;;中藥結合股四頭肌、股內收肌群訓練治療髕股疼痛綜合征[A];浙江省第十七屆農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大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詹歡勛;髕股疼痛綜合征患者進行PNF干預前后下肢的表面肌電圖變化[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王偉;髕股疼痛綜合征患者髕骨運動軌跡的動態(tài)CT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3 薛靜;肌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髕股疼痛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34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5344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