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qū)m棿髮W生心肺耐力與下肢運動能力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籃球?qū)m棿髮W生心肺耐力與下肢運動能力的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籃球運動是一項融集體性、復雜性、多變性和激烈對抗性為一體的運動項目。一般認為,籃球運動的能量代謝特點是進行關鍵技術(shù)動作時是以無氧代謝供能為主,但所占整個運動能量代謝比例較低,而籃球運動中的絕大部分能量是由有氧代謝所提供的。通過分析籃球?qū)m棿髮W生心肺耐力的差異及其表現(xiàn)出的運動能力之間的一定相關關系,從而更好地為籃球運動訓練實踐服務,為籃球?qū)m棿髮W生競技體適能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北京體育大學健康男性受試者40人,全部是教育學院籃球?qū)m棇W生,通過測試籃球?qū)m棿髮W生的心肺耐力、平衡性、下肢肌力等各項指標,記錄數(shù)據(jù)并通過統(tǒng)計軟件分析,找出各個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結(jié)果: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在向心60°/s和離心60°/s、速度耐力三項指標上呈現(xiàn)中度相關關系(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5、0.599、0.529);最大攝氧量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在離心60°/s指標上為中度相關(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457),在速度耐力指標上兩者高度相關(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789);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在離心60°/s指標上有中度相關(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481),在速度耐力指標上兩者呈現(xiàn)出高度相關(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739)。最大攝氧效率斜率、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速度三者均與大學生平衡能力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結(jié)論:1.心肺耐力指標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速度耐力關系密切,可以有效反映籃球?qū)m棿髮W生運動能力中的肌肉耐力素質(zhì)。2.心肺耐力指標最大攝氧效率斜率、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速度三者與下肢60°/s速度下離心力量均呈中度相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籃球?qū)m棿髮W生運動能力中的肌肉力量素質(zhì)。3.籃球?qū)m棿髮W生心肺耐力指標與平衡能力沒有相關性。
【關鍵詞】:心肺耐力 籃球?qū)m棿髮W生 下肢 運動能力 相關性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4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1
- 1.1 選題依據(jù)10
- 1.2 選題意義10-11
- 2 文獻綜述11-26
- 2.1 心肺耐力的定義11-22
- 2.1.1 最大攝氧量12-19
- 2.1.2 最大攝氧量速度19-21
- 2.1.3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21-22
- 2.2 下肢運動能力22-23
- 2.2.1 肌肉力量22
- 2.2.2 速度耐力22
- 2.2.3 平衡能力22-23
- 2.3 籃球運動的代謝特點和供能系統(tǒng)23-24
- 2.4 心肺耐力與籃球運動員下肢運動能力的關系24-26
- 技術(shù)路線圖26
- 3 研究對象與方法26-33
- 3.1 研究對象26-27
- 3.2 研究方法27-33
- 3.2.1 文獻資料法27
- 3.2.2 實驗法27-33
- 3.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33
- 4 研究結(jié)果33-41
- 4.1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運動能力的關系34-36
- 4.1.1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的關系34-35
- 4.1.2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平衡能力的關系35-36
- 4.2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運動能力的關系36-38
- 4.2.1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的關系36-37
- 4.2.2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平衡能力的關系37-38
- 4.3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運動能力的關系38-41
- 4.3.1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的關系38-40
- 4.3.2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平衡能力的關系40-41
- 5 分析與討論41-47
- 5.1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運動能力相關性分析41-43
- 5.1.1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指標分析41-42
- 5.1.2 最大攝氧效率斜率與下肢平衡能力指標分析42-43
- 5.2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運動能力相關性分析43-46
- 5.2.1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指標分析43-45
- 5.2.2 最大攝氧量與下肢平衡能力指標分析45-46
- 5.3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運動能力相關性分析46-47
- 5.3.1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肌肉力量素質(zhì)指標分析46-47
- 5.3.2 最大攝氧量速度與下肢平衡能力指標分析47
- 6 結(jié)論與建議47-49
- 6.1 結(jié)論47-48
- 6.2 建議48-49
- 致謝49-50
- 參考文獻50-53
- 附錄53-54
- 個人簡歷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寶華;;大學生心肺耐力練習運動的安全問題研究[J];考試周刊;2009年49期
2 謝敏豪;李紅娟;王正珍;王娟;隋雪梅;Blair Steven N;;心肺耐力:體質(zhì)健康的核心要素——以美國有氧中心縱向研究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3 董仁衛(wèi);程厚文;董軍;;大學生心肺耐力與生物節(jié)律相關性的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12期
4 安振東;;有氧運動對少兒心肺耐力的影響[J];少年體育訓練;2011年Z1期
5 李丹;沈昕平;王寶華;;淺析大學生的心肺耐力訓練[J];運動;2011年11期
6 林家仕;嚴翊;蘇浩;陳慶果;郜衛(wèi)峰;楊月琴;謝敏豪;;對有效改善中年男性人群心肺耐力的運動劑量干預性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年04期
7 林家仕;嚴翊;蘇浩;趙巖;郭嫻;謝敏豪;;體力活動、心肺耐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11期
8 雷軍;張曉暉;;水中跑與陸上跑有氧訓練對大學生心肺耐力影響的比較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年10期
9 蘇浩;謝敏豪;曹建民;王馨塘;嚴翊;王卉;林家仕;趙巖;;40~49歲男性運動中心血管風險預測指標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10 王娟;張獻博;王正珍;;規(guī)律運動對糖尿病患者心肺耐力的影響——Meta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曦娟;楊靜宜;陸一帆;;心肺耐力運動處方兩種強度計算方法的比較和應用[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國際認證高級私人教練 劉澤洋;要想瘦練肌肉![N];健康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家仕;運動干預對改善40-49歲男性心肺耐力的劑量—效應關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2 郭嫻;中年人運動中心血管風險預警及運動改善風險和心肺耐力的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周亞茹;大氣污染對兒童心肺耐力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楊禹s,
本文編號:448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44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