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繩肌柔韌性、大腿力量與腘繩肌靜息長度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福建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田徑教學課運動損傷致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北京體育大學》 2011年
腘繩肌柔韌性、大腿力量與腘繩肌靜息長度的關系
王愛文
【摘要】:胭繩肌拉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性損傷,特別是在短跑、跨欄、跳躍等需要下肢爆發(fā)力的項目中發(fā)病率很高,有研究表明肌肉的靜息長度是肌肉損傷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柔韌性與股后肌群靜息長度的關系以及大腿力量對股后肌群損傷的影響,為胭繩肌損傷的預防性訓練手段的制定提供生物力學依據。研究方法:本實驗通過等速測試獲得受試者膝關節(jié)肌肉力矩的數(shù)據,利用運動捕捉系統(tǒng)完成整個過程的運動捕捉,計算整個過程的股二頭肌(BF)、半腱肌(ST)半膜肌(SD)的肌肉長度,選取北京體育大學柔韌性有一定差異的學生進行測試。研究假設:(1)股后肌群柔韌性好的運動員其股后肌群靜息長度長。(2)大腿同側,雙側力量平衡的運動員股后肌群靜息長度長。 結論: (1)柔韌性好的受試者左右兩側的肌力有不平衡的趨勢。 (2)柔韌性對屈伸膝肌力比的影響并不顯著 (3)股后肌群最大屈膝力矩時的屈膝角度受其柔韌性的影響。腘繩肌柔韌性越好,其最大屈膝力矩時的屈膝角度越小 (4)股后肌群最大屈膝力矩時的屈膝角不代表胭繩肌靜息長度。 (5)股后肌群靜息長度不受胭繩肌柔韌性的影響。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804.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陳眾觀;對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損傷原因及預防的探討[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2 鄧衛(wèi)權,郝君,霍焱;高校跑、跳類運動員股后肌群拉傷原因及預防對策[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李雪凡;;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拉傷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體育科技;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龔文全;張凱;李兵;;田徑運動員腘繩肌拉傷機制分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5期
2 鄭艷芳;;田徑運動員腘繩肌拉傷的治療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年23期
3 馮傳誠;李恩荊;;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損傷的訓練學因素[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4 劉卉;霍科林;于冰;;運動員股后肌群拉傷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1年06期
5 許凱聲;林維培;陳劍英;虞露長;黃志華;;電針圍刺加中藥熱敷治療運動員股后肌群拉傷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損傷的訓練學因素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三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邵延磊;提高股后肌群力量和柔韌的實驗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楊芳;短跑運動員大腿后群肌肉力量訓練理論分析及訓練方法設計[D];成都體育學院;2011年
3 曾顯錢;福建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田徑教學課運動損傷致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保英;田徑運動員后股肌群損傷的治療及預防[J];福建體育科技;1995年04期
2 王星耀;電針配合推拿手法早期治療急性股后肌群拉傷[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3 王金龍;急性損傷的處理[J];田徑;1999年11期
4 夏偉恩;怎樣預防大腿后側肌肉拉傷[J];田徑;2000年03期
5 王安利;王教授專欄——田徑運動損傷的原因、特點及預防[J];田徑;2001年02期
6 王安利;訓練、疲勞及過度疲勞的原因、診斷、處理及預防③[J];田徑;2001年10期
7 王安利;田徑運動員肌肉拉傷的防治[J];田徑;2002年06期
8 曾昭濂;運動員股后群肌損傷的原因與防治[J];田徑;2004年01期
9 孫健;大腿后肌群對短跑運動的作用及訓練途徑[J];田徑;2004年02期
10 王留東;田徑訓練中拉傷原因淺析[J];田徑;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凡;施建農;;幼兒柔韌性訓練[J];父母必讀;1993年06期
2 葉偉,林有雅;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柔韌性訓練[J];福建體育科技;1994年02期
3 呂望山;鄭月平;;柔韌性是“拉韌帶”拉出來的嗎?[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7年02期
4 何平貴;;論武術之柔韌性[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年15期
5 溫力;武術訓練中膝踝關節(jié)柔韌性的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6 趙國雄;;加強少年田徑運動員的柔韌性素質訓練[J];浙江體育科學;1986年01期
7 王梅;按摩器刺激對提高體育院系體操專業(yè)學生柔韌性訓練效果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1年06期
8 劉曉娟;;少年速滑運動員的柔韌性訓練[J];少年體育訓練;2002年03期
9 邱春;翟德平;;少兒體操運動員柔韌素質的訓練[J];少年體育訓練;2003年02期
10 呂輝;寧魁;;談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關節(jié)柔韌性訓練[J];游泳季刊;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洪;楊述華;邵增務;孟春慶;段德宇;李艷軍;張青松;嚴力軍;杜靖遠;;關節(jié)鏡下可吸收螺釘固定腘繩肌重建膝后交叉韌帶后療效評價[A];第二屆泛長江流域骨科新進展研討會暨上頸椎傷病新理論新技術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2 胥白皋;王予彬;李方祥;劉姿;解強;;關節(jié)鏡下套栓法四股腘繩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后康復[A];第五次全國創(chuàng)傷康復暨第七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張小波;李媛媛;;股內斜肌肌力訓練在膝骨性關節(jié)炎康復中的臨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4 蔣斌;楊佩君;卞昂;;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的肌力平衡變化——30例髕韌帶替代ACL重建術后股四頭肌及腘繩肌等速測試結果[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黃燎原;徐榮明;朱文杰;;腘繩肌肌腱重建膝前十字韌帶的研究進展[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周謀望;葛杰;;膝前交叉韌帶重建的術后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7 周謀望;楊延硯;葛杰;姜軍;呂錚;;健康成人等張肌力測試的組內信度研究[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第二屆康復醫(yī)學論壇、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會議、北京康復醫(yī)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燕紅;江瀾;程安龍;王亞泉;;膝關節(jié)鏡下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三次康復治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李勇強;;康復訓練治療肌腱攣縮患者步態(tài)一例[A];第六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徐軍;汪玉萍;于增志;甕長水;高懷民;;膝關節(jié)損傷后遠期肌力改變的分析[A];第六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劉樂;[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2 湯河子;[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3 衣曉峰 張向明;[N];中國老年報;2004年
4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趙紀生;[N];健康時報;2009年
5 馮俊 本報記者 戴和平;[N];人民武警;2009年
6 駐滬記者 魏赟;[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翰君;基于肌電信號的膝關節(jié)肌肉力分布模型[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鐘運健;快速跑時下肢肌肉工作特性及腘繩肌拉傷風險的生物力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王智明;我國優(yōu)秀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專項體能特征及其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愛文;腘繩肌柔韌性、大腿力量與腘繩肌靜息長度的關系[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夏俊男;青年鈣化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機制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3 安小春;腘繩肌運動點和肌內神經末梢分布區(qū)域的解剖學研究[D];濱州醫(yī)學院;2008年
4 陳珂;關節(jié)鏡下應用BTB和STG重建前交叉韌帶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D];中南大學;2009年
5 黎涌明;不同負重下穩(wěn)定和非穩(wěn)定練習的肌電比較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6 向毅;健美動力性與靜力性下肢練習效果的對比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年
7 程亞博;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膝關節(jié)等速測試與Q角測量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2年
8 曾登輝;針刺對中風偏癱患者膝關節(jié)運動調控的影響[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吳迪;全國健美操聯(lián)賽青少年測試賽評分標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0年
10 魏小偉;山東省中學生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體能水平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福建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田徑教學課運動損傷致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1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1039.html